一直吃青菜還是便秘!醫師推補充「4款食物」:不到一周就能暢通

▲▼肚子痛,拉肚子,腹瀉,便祕,上班族(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張家銘表示,許多人認為吃青菜能改善便秘,但慢性便秘並非如此單純,日常中可以補充4種食物來改善。(示意圖/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許多人認為多吃青菜就能改善便祕,但慢性便祕的成因並非如此單純。他表示,便祕是腸道節奏被打亂的警訊,若一味增加纖維攝取,反而可能讓腸道更緊繃。張家銘引用英國營養師協會於今年發布的飲食管理指南,該文件整合75篇研究,針對成人慢性便祕提出具科學證據的有效飲食調整策略。

張家銘在臉書上表示,車前子殼纖維在多項研究中展現穩定效果,是改善排便的關鍵。他說,車前子屬於可溶性膳食纖維,可在腸道吸水形成凝膠,協助糞便順利排出。指南指出,每日攝取超過10克即可明顯增加排便次數並改善糞便質地。他提醒,許多人感受不強,是因為劑量不足,通常建議每天兩小包並搭配足夠水分,數日內即可感到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家銘進一步指出,奇異果、梅子與高礦物質水也被證實具有助於排便的作用。奇異果含有酵素與果膠,能促進腸道蠕動;梅子因富含山梨醇,可提升排便頻率,但腸躁症患者需注意可能不適。他並提到,高含鎂與硫酸鹽的天然礦泉水能增加腸道含水量,協助糞便變得柔軟順暢,不少患者在飲用後一週內就感受到差異。

在談到生活中可觀察的變化時,張家銘表示,固定補充車前子、奇異果與合適的水分後,排便規律、多日未排的情況減少、糞便不再乾硬,往往使民眾明顯感受到負擔降低。他說,這些回饋是腸道正在恢復正常節奏的指標,包括不再需要費力排便、腹脹感減少等,都是身體給出的直接訊號。

張家銘也分享三項在生活中可落實的實用步驟。他提到,首要任務是補充正確類型的纖維,以可溶性纖維為主並搭配高礦物質水,可在數天內使排便更順暢。其次是建立固定的排便節奏,例如每日早餐後給自己幾分鐘坐在馬桶上,讓腸道重新建立反射。他指出,不少人的便祕僅靠調整節奏就改善許多。

最後,他建議若伴隨腹脹與排氣不順,可透過益生菌調整腸道菌相,以提升整體舒適度。張家銘強調,益生菌的作用並非增加排便量,而是改善腸道環境,使腹脹與卡住的感覺減輕。他呼籲,照顧腸道就是讓身體更輕鬆,若能給予正確的工具與節奏,便祕不必成為現代人的生活常態。

11/20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85 2 2395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李沐的「多重撞臉宇宙」XD 被說像柯佳嬿.Fumi阿姨.唐鳳

李沐的「多重撞臉宇宙」XD 被說像柯佳嬿.Fumi阿姨.唐鳳

柯佳嬿陪著坤達 「他正在面對與反省」

柯佳嬿陪著坤達 「他正在面對與反省」

蔡淑臻和「女兒」爭女配 她笑喊:就看評審囉~

蔡淑臻和「女兒」爭女配 她笑喊:就看評審囉~

【太冷靜了吧】天花板有蛇!框架上搖搖欲墜 商場顧客吃飯拍照反應超淡定

【太冷靜了吧】天花板有蛇!框架上搖搖欲墜 商場顧客吃飯拍照反應超淡定

陳意涵自爆「衣服快掉了」 頒的獎「剛好老公也入圍」

陳意涵自爆「衣服快掉了」 頒的獎「剛好老公也入圍」

熱門新聞 生活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