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莊嚴啟動。(圖/法鼓山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迎請十方法界四聖六凡,相互成就「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2025年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於今(22日)傍晚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由近千信眾隨同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僧團代表一心持誦〈大悲神咒〉,以楊枝甘露淨化身心,與護法龍天同為壇場結界,完成灑淨、安位等儀式,開啟為期一周的共修佛事。期間由僧團代表於各壇場講經說法、帶領共修,引領大眾透過佛法滌心淨念。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曾開示,〈大悲咒〉全名為〈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禪宗所謂的「手眼」,即是學習觀音菩薩的圓通法門;禪修中的開悟,就是開「手眼」的悟,就是知道手眼的著力點是什麼。修行如果沒有大菩提心、大悲心,手眼便生不起來,所以發心「自己未度先度人」,便是大菩提心、大悲心。

現今的大悲心水陸法會已能藉由科技,開啟普及與環保的新頁,更加方便接引大家參與。聖嚴法師說,拜水陸的功德是由所有參與人共同得到,在水陸法會所迎請、供養、禮拜的對象,都會各自以他們相應的因緣與根器,到各個壇場聽經聞法。水陸法會所供養、救度的眾生,範圍相當廣,因此說有殊勝的大功德。
法鼓山指出,「水陸法會」為漢傳佛教中最盛大隆重的法會之一,透過禮佛、持咒、誦經與懺悔等儀軌,結合大眾的善願力量,期能令身心淨化,並祈願法界眾生離苦得樂,提升宗教情懷。大悲心水陸法會更以回歸佛陀慈悲濟世精神為核心,落實清淨、簡約與環保理念,全程採行不燒化,並鼓勵大眾以就近共修、線上參與與雲端祈福等方式,學習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的善行。

來自香港九龍的陸吳杏霞說,這是她第一次到法鼓山園區參加水陸法會,也是首度全程參與,因為心情愉悅,將各種過程體驗當作是學習,和她同行的香港義工們也很快就適應環境。她說,近6年才認識到佛法的好處;因此今年在祈願壇共修的她也許願世界和平,能有更多眾生能聽聞佛法、更多人能接觸佛法。
法鼓山表示,2025年大悲心水陸法會在台灣及海外有多處連線共修據點,歡迎民眾就近參與。法會定於11月29日帶領功德迴向、圓滿送聖,各壇場作息時刻,以及網路精進共修、視訊直播和雲端祈福、隨喜護持等相關資訊,可至「2025大悲心水陸法會」專區網站查詢。或親洽法鼓山各分支道場了解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