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民主黨黨代表玉木雄一郎力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認為無須撤回發言。(圖/VCG)
記者羅翊宬/編譯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時提到「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表示政府可行使集體自衛權,引發中國政府強烈不滿。隨後,中國再度對日本祭出水產品輸入禁令。對此,日本國民民主黨黨代表玉木雄一郎表態力挺高市,強調首相並無撤回發言的必要,他批評中國以經濟方式施壓「缺乏正當性」。
根據日媒《產經新聞》,玉木雄一郎昨(22)日在東京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上的答覆是基於現行法制框架,單純陳述「存亡危機事態」的可能性,「這只是法律上的解釋,並無過度延伸或挑釁」,因此認為外界要求首相撤回發言並不合理。
他強調,部分日本在野黨(日本共產黨、社民黨等)與中國政府要求高市撤回發言的聲浪,反而有助於升高區域緊張對立,「雙方都應該避免刻意挑動、避免將議題當作政治宣傳工具」。
玉木雄一郎也對部分國內外媒體的報導方式提出質疑,表示有媒體將「中國軍事攻擊台灣」與「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劃上等號。他解釋,「但那與實際情況完全不同」,呼籲媒體應更精準呈現政策與法律邏輯,以免造成國際間的誤解。
他也點出,歐美部分媒體也有相似的報導角度,使情勢更容易被錯誤解讀,「希望外界能進行更細緻的報導」。

▲總統賴清德20日在X分享午餐菜單,表示享用了帆立貝,以行動力挺日本水產品。(圖/翻攝自X)
至於中國政府以高市早苗發言為由,本月19日通知日方暫停推進先前決定的日本水產品重新進口程序。對此,玉木嚴正批評這項措施「缺乏科學依據」,認為中國只能以經濟向日本施壓。他強調,中國今年6月才決定解除2023年8月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後的水產品進口全面禁令,但此次卻又突然取消進口日本水產品,顯然是政治報復。
玉木雄一郎直言,中國此舉缺乏正當理由,反而凸顯其利用經濟手段介入政治議題,要求中國「應立即撤回」。
另一方面,玉木也特別感謝台灣21日全面解除2011年福島核災後針對日本食品的所有進口限制。他表示,台灣在日本面臨壓力時仍願意透過具體行動表達支持,「在困難時伸手相助,非常令人感激」。日本政府相關人士也指出,台灣的決定對受災地區農漁民具有象徵性的重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