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川普10月訪日,與高市早苗會晤。(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2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電話會談,隨後與近期陷入「台灣有事」發言風波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通話。但川普事後發文僅稱與習討論烏俄戰爭、芬太尼、大豆及其他農產品等議題,並未提及台灣。分析人士認為,這突顯中方施壓失敗的挫折感。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通話中向川普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稱「中美曾並肩作戰對抗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現在應攜手捍衛二戰成果」。但川普在Truth Social貼文中對此隻字未提,僅稱這是上月在南韓釜山會面的後續行動。
根據《日經亞洲》,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資深中國問題專家辛格頓(Craig Singleton)分析指出,「中國要求通話,而習近平選擇以二戰秩序論調談台灣,這是一個戰略訊號」,他認為北京試圖在中日爭端進一步國際化前,先向華府確立其偏好的歷史詮釋權。
辛格頓指出,中國擔心會有更多國家效仿東京,聲稱封鎖或攻擊台灣將影響自身安全,「這種措辭和時機與其說是有自信,不如說是焦慮。」
史汀生中心中國計畫主任孫韻(Yun Sun)表示,北京此舉意在敦促華府「約束日本」,而非要求美方對台海立場表態。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但若雲(Rorry Daniels)則認為,川普發文未提台灣,要麼顯示他對此敏感議題保持謹慎,要麼代表他對此不感興趣。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學者李文(Henrietta Levin)注意到,習近平在通話中並未嚴厲批評美國對台政策或近期軍售案,僅重申中方立場,顯然雙方優先考量都是維持雙邊關係穩定。但她也警告,若川普真的未對中國施壓日本表達關切,「美國總統在這種情況下不支持其最重要盟友,會很令人震驚。」
一名日本官員向《日經亞洲》透露,東京事前已知曉川習通話安排,並稱日美協調機制運作良好。川普隨後與高市通話,而高市稱川普在電話中向她簡述美中關係現狀。分析人士預期,高市將在川普4月赴中前首度出訪美國,以協調對中政策。
辛格頓強調,川普就台海議題採取模糊態度實際上相當關鍵,「他推動貿易談判的同時並未犧牲台灣。釜山會談未涉及台灣問題,且美國持續推動經貿對話之際,仍不斷批准大規模對台軍售」,認為習近平在通話中強調台海問題,反映出對川普未如中國所願轉變立場的不滿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