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研院長張培仁(圖左)率團隊參訪亞創中心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張培仁院長今(25)日下午率領院內協理與各研究所所長、副所長等多位高階主管,蒞臨嘉義縣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亞創中心)參訪交流。嘉義縣長翁章梁親自接待,並邀集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亞創中心進駐廠商與產學研代表共同出席,針對國際無人機發展趨勢、國內聚落布局與跨域合作需求進行深度討論。

亞創中心自2022年8月由蔡英文前總統啟用以來,產業聚集與國際能見度迅速提升,已成為全台無人機產業最具代表性的對外櫥窗。至今已有近50家產官學研單位進駐,近三年吸引來自34國、超過4,000人次代表團到訪,包括美國國防創新單位(DIU)、日本福島機器人測試場、美國SBD測試場等國際單位,充分展現亞創中心已是台灣無人機發展的重要平台。

目前中科院正積極推動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預期將成為全國無人機產業的重要製造基地。製造量能成形後,研發、測試與人才供給的需求將同步放大,亞創中心作為區域創新中心的功能將更加關鍵。為因應未來量能成長,行政院已將「亞創一、二館空間改造計畫」納入「無人載具產業發展統籌型計畫」,改造經費約12億元,由經濟部主導,預計115年啟動,未來一、二館將共同打造全國級研發中心。

參考美國與歐洲成熟的無人機研發與測試中心經驗,國家級研發基地大多採「中央主導+專業法人營運」模式,才能維持長期技術強度與國際接軌能力。台灣若要加速進入非紅供應鏈、提升出口競爭力,未來國家級研發中心運作模式也必須與國際同步。而工研院在機械、資通、感測、材料、能源與精密製造等領域具備完整量能,又熟悉國家級創新體系,是亞創中心未來最適合的合作夥伴之一。
張培仁表示,政府對無人機產業的未來發展高度重視,並賦予工研院重要的責任,特別是在無人機模組開發與系統技術領域。這些技術的商業化與實際應用,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此次參訪的目的也是希望未來開發的成果能夠有效落實到產業界,並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輔導與支持,助力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

翁章梁則表示,工研院在台灣科技發展歷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在台灣晶片產業的起步階段,工研院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在無人機產業逐漸發展為國家級戰略性產業的過程中,工研院的貢獻不可或缺。值得一提的是,張院長的故鄉位於嘉義縣溪口鄉,今天的互動交流也因此格外順暢。這次的參與者皆展現出高度的專業性,希望透過這次交流,對於如何培育台灣無人機產業發展,與未來的合作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未來縣府將持續秉持「中央主導、地方配合」原則,協助串聯亞創中心的研發量能、民雄航太園區的製造基地,以及目前還在評估的水上機場大型飛測等三大場域布局,打造台灣最完整、最具實戰能力的無人機產業走廊,為行政院統籌型計畫提供最佳示範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