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賴清德拋出400億美元國防特別預算。(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回顧今年4月,總統賴清德提出5大因應台美對等關稅的政策中,包括提出「軍事採購清單」。近日,《金融時報》報導透露,台美雙方在對等關稅談判上已達成共識,傳出台灣承諾對美投資金額約4000億美元;而在台美關稅正式揭曉前,總統賴清德則於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台灣政府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推出歷史性的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以彰顯捍衛民主的決心。
近日,在台美對等關稅的議題上,《金融時報》報導透露,台美雙方已達成共識,台灣將協助美國發展晶片產業,換取關稅優惠待遇。消息人士還透露,台美關稅協議預計近期公布,台灣承諾對美投資金額約達4000億美元。
事實上,回顧今年4月份,美國政府宣布對等關稅,對台灣加徵32%關稅時,賴清德拋出5大因應政策,其中除了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之外,還包括國防部提出「軍事採購清單」。
在今年雙十國慶,總統的演說中,賴清德也特別聚焦國防議題,他提及明年度,台灣的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GDP3%;並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賴清德也說明,國防支出的增加,並非漫無目的,而是有應對敵情威脅的明確必要,也是發展國防產業的動力,透過新的國防預算。他也拋出三大目標,第一是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臺灣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第二是加強引進、結合高科技及AI技術,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發揮不對稱戰略的嚇阻效能;第三,則是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國家軍工產業合作,厚植國防與軍工產業的實力。
近來,在台美關稅正式揭曉前,賴清德則於華盛頓郵報投書,正式向國際社會宣布,台灣政府將大幅增加台灣的國防預算,明年將升至國內生產毛額的3.3%,承諾在2030年提升至5%。他更強調,台灣政府將推出歷史性的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以彰顯台灣捍衛民主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