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宏福苑大火已致36死。(圖/路透)
記者許力方/綜合報導
香港大埔社區大樓宏福苑發生「五級」嚴重火警,火勢狂燒7棟樓,截至27日凌晨,當局表示火勢逐步控制,但已造成36死、29受傷就醫,並有279人失聯。有專家分析,這場惡火撲救困難的關鍵主要源自於高層建築「立體燃燒」的複雜性,煙囪效應疊加強風,導致救災困難。
宏福苑火警於26日下午2時51分發生,火勢一路延燒不斷升級,直至傍晚6時許當局宣布升為五級火警。截至27日零時,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火勢已逐步受到控制,罹難人數上升至36人,29人送醫,並有279人失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南方都市報》報導,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香港五級火警,其撲救難點主要源自於高層建築「立體燃燒」的複雜性。火勢在擁有40餘年樓齡的舊樓外牆棚架上迅速蔓延,形成「煙囪效應」,加上強風吹拂,導致滅火難度極大。
據了解,「煙囪效應」是指在相對封閉的垂直空間內,由於氣流對流而促使煙氣和熱氣流向上流動的現象。通常經由樓梯間、管井、玻璃帷幕牆縫隙等部位豎向蔓延。
▼高層大樓火警有「煙囪效應」導致滅火難度增加。(圖/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