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波頓在川普第一任期出任白宮國安顧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近期接受《經濟學人》專訪警告,台灣人「確實該感到害怕」,因為川普很可能為了與中國達成大規模交易而犧牲台灣利益。
《經濟學人》22日刊出的訪問中,波頓透露川普自第一任期便將「與中國達成史上最大交易」視為目標,對更廣泛的地緣政治與軍事戰略考量毫無興趣,「他只專注於那筆交易」,已成為川普對外政策上最大的執著。
針對台海局勢,波頓提及川普過去曾以麥克筆筆尖比喻台灣,並以整張堅毅桌比喻中國的說法,認為這暴露川普對台灣戰略價值的誤解,更代表川普一旦認為有必要,「會把任何東西拿去交換」。
被問及華府流傳「台灣是因北京開不出符合美方要求的籌碼而暫時安全」的說法時,波頓斷然否定。他指出,川普習慣以個人想像取代客觀現實,即便在貿易協商中讓出台灣,也可能對外包裝成重大勝利。
在全球戰略層面,波頓認為川普的外交政策缺乏一致性。儘管外界認為川普信奉勢力範圍(sphere of influence)理論,認為大國各自主導自身地盤,但波頓指出,「川普的思維並非如此。」他以委內瑞拉為例,直言若川普真的相信勢力範圍概念,「馬杜洛早就下台了。」
波頓對俄烏戰爭則警告,川普可能迫使基輔接受對俄國有利的和平協議,包括割讓領土及限制軍隊規模,認為川普之所以偏向此類協議,是因「他一直認為自己和普丁是朋友」,但這對烏克蘭將是場災難,不僅不會帶來持久和平,反而給俄國喘息機會,最終導致第三次入侵烏克蘭。
波頓認為,美國可能已經度過「川普巔峰期」,但不代表他的「美國優先」實驗帶來的動盪已經結束。他指出,若川普真的推動「徹底出賣烏克蘭的和平計畫」,將在國會引發強烈反彈,因為親俄派議員在共和黨內仍屬極少數。
波頓還批評副總統范斯缺乏政策一致性,形容他是「善變的人」,過去十年對川普立場反覆。他預測2028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競爭將異常激烈,可能回歸傳統外交政策。
面對德國總理梅爾茨等歐洲領袖主張擺脫美國「控制」的呼聲,波頓認為過於草率,「我們外國朋友最不該做的就是以為美國會永遠像川普那樣行事」,在找到自由社會能夠接受的其他替代方案以前,「我還是會押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