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香港消防員的自白」瘋傳 列宏福苑3致命困難直言是人禍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香港宏福苑火災目前累計造成94人死亡、76人受傷,消防員何偉豪不幸殉職。今日臉書瘋傳一篇「一個普通香港消防員的自白」,聞中列出三大致命困難、直言這場94死惡火根本就是人禍,引起許多網友重視。以下全文:

▲▼香港宏福苑大火 。(圖/路透)

▲香港宏福苑大火造成94死 。(圖/路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昨天(2025年11月26號)下午,我穿著這身“黃金戰衣”,跟著隊友沖進宏福苑宏昌閣一樓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次要糟了。火場里熱得離譜,濃煙濃到伸手不見五指,有毒氣體嗆得我喘不過氣。呼吸器里的氧氣一分一秒地減少,但前面還有居民沒救出來,我們不能停下。

我入職九年,見過大大小小的火警,但昨天那場火,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嚴重。七棟大樓同時起火,外墻的那些棚架和圍網就像火龍一樣,從下燒到上,從一棟蔓延到隔壁棟,幾分鐘之內就變成了“火燒連營”的局面。我們767名消防同僚、128輛消防車、57輛救護車全部出動,可火勢太猛、范圍(範圍)太大,我們只能一層一層推進,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搜救。有同僚說,這種感覺就像同時要撲滅好幾場四級火,根本應付不過來。

最讓人痛心的是,我們沙田消防局的好兄弟何偉豪,下午3點01分和我們一起趕到現場,在一樓位置滅火救人。可到了3點半,他失聯了。我們立刻啟動搜索程序,4點01分在宏昌閣電梯對面的空地找到了他,當時他面部已經嚴重燒傷,陷入昏迷。救護員馬上急救,把他送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搶救,但下午4點45分,醫生宣布他搶救無效離世。一個37歲的年輕生命,一個為消防處服務了9年的好兄弟,就這麼沒了。

我們為什麼要面對這樣的地獄?為什麼這場本可以避免的悲劇,會奪走44條人命(包括偉豪)?為什麼會有279位居民失聯、幾十人生命垂危?

▲▼香港大埔宏福苑大火,一名71歲居民妻子仍受困。(圖/路透)

▲香港大埔宏福苑大火,一名71歲居民妻子仍受困。(圖/路透)

昨天的火場,我們面臨三大致命困難。

第一,棚架和圍網成了“導火索”。宏福苑八棟大樓都在進行大規模維修,外墻圍著一層又一層的竹棚和保護網。理論上,這些保護網應該用阻燃材料,點火四秒后三秒內要自動熄滅,這樣才符合屋宇署和勞工處的規定。可昨天那些圍網,一著火就燒得猛烈飛濺,火舌順著棚網從宏昌閣蔓延到宏泰閣、宏建閣、宏新閣,短短幾分鐘就造成七棟大樓同時起火。專家事后表示,這些圍網99%都不合格,根本不是阻燃材料,而是便宜的不防火普通網。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一張阻燃網要90元,普通網只要50多元;而且阻燃網暴曬后會變脆,只能用一次就得更換,普通網卻能重復(重複)使用。有人貪圖便宜,有人想節省成本,說到底就是心存僥幸,賭沒人來檢查。這次的大火,就是這種僥幸心態釀成的慘劇。

第二,有毒濃煙是隱形殺手。火場里燃燒的不只是棚網,還有住戶家里的家具、泡沫塑料、雜物等,這些東西燃燒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氣體。一氧化碳無色無味,吸入后會和血紅蛋白結合,讓人缺氧、頭暈、昏迷,最后窒息而死。很多居民根本不是被燒死的,而是被濃煙嗆死、毒死的。我們消防員有呼吸器保護,但整套裝備重量超過9公斤,再加上其他工具,每次進火場都是對體能的極限挑戰。

第三,火場溫度高得離譜,棚架還在不斷坍塌。副消防處長陳慶勇說,有兩三棟大樓的火勢特別嚴峻,部分樓層的溫度高到我們根本進不去。我們收到居民求助,說他們被困在單元里出不來,可火勢太猛、溫度太高,我們只能讓他們關好門窗,用濕毛巾封住窗邊和門邊,之后再繼續努力嘗試從樓頂展開救援。與此同時,正在燃燒的棚架和竹枝不斷坍塌,火星和雜物隨風飄散,讓我們的救援工作危機四伏。現場有消防同僚一度被困,有人左腳受傷,還有人出現熱衰竭癥狀(熱衰竭症狀)。消防處長楊恩健說得好:“火場面積大、樓層多、單元多,我們只能從一樓逐層向上推進。消防員也是普通人,體能有極限,撲救工作難度極大。”這句話說出了我們的心聲。我們不是超人,我們只是一群盡責的從業者,在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市民。可當制度失效、監管缺位,有人為了省錢偷工減料時,就算我們拼盡全力,也救不回那44條人命。

▲▼香港宏福苑大火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香港宏福苑大火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昨天這場火,不是天災,是人禍,是制度性的漠視釀成的慘劇。

屋宇署早在2011年的《建筑物消防安全守則》中就規定,所有建筑物外墻的棚網必須具備阻燃特性。今年3月和4月,屋宇署還分別發布通告并修訂《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反復強調棚網的阻燃要求。10月中環華懋大廈發生三級火后,屋宇署又在10月21號向全港承建商發通告,要求他們檢查工程所用的外墻保護網是否符合阻燃標準。可這些通告有什麼用?勞工處回復市民咨詢時,居然稱“棚網只用于防止墜落,無需進行(進行)高溫作業,火災風險相對較低”,還說“根據相關工地安全條例,并(並)未涵蓋棚網或任何相關材料的阻燃標準”。屋宇署的指引和勞工處的回復完全不一致,到底該誰負責?誰來檢查?怎麼檢查?沒人能說清楚。

中科監察主席潘焯鴻說,他從2023年12月開始,已經向政府部門發了80多封郵件,關注宏福苑和其他小區的棚網問題,可回應卻十分冷淡。有工程師表示,政府工作人員到現場檢查棚架,主要看是否安全穩固,根本不會檢查棚網,這無疑是個巨大的監管漏洞,全靠行業自律。靠自律?結果就是有人鋌而走險,賭沒人檢查,最終讓44條人命白白逝去。

宏福苑這個耗資3.3億的高額維修工程,從去年1月業主立案法團通過到去年7月開工,一直爭議不斷。承建商是宏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這家公司過去曾受過紀律處分,直到2024年3月8號,其注冊續期申請仍未獲得屋宇署批準,不少居民質疑他們牌照的有效性。工程顧問是鴻毅建筑師有限公司,有從事建筑師職業的業主發現顧問合同造價過低,懷疑存在圍標行為,于是組織業主關注組,在去年9月成功召開特別業主大會,以絕對多數票通過罷免了任職超過10年的舊法團。

▲▼香港宏福苑大火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香港宏福苑大火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為什麼會出現圍標?競爭事務委員會今年8到9月連續采取行動,鎖定了兩個圍標集團,涉及25個維修項目,合同總金額超過6億元。調查顯示,這些集團已運作多年,組織龐大,成員包括多家工程承辦商和中間人。在招標期間,他們直接或通過中間人交換并(並)協調投標價格,部分承辦商還采用“陪標”的方式,故意報高價來掩護內定的投標者中標。

香港測量師學會2014年就說得很清楚,圍標問題的根源有四點:一是現有法律體系對樓宇維修工程市場的服務提供者缺乏中央統一監管機制;二是大部分小業主缺乏建筑行業和樓宇維修工程的相關知識;三是小業主在挑選合適的建筑顧問公司和承建商時困難重重;四是目前樓宇維修工程的水平和質量缺乏明確標準。這些話已經說了十年,問題卻依然存在。

阻燃網的價格幾乎是普通網的一倍,承建商為了節省成本,就用便宜的不防火網,結果火勢一蔓延就根本無法控制。港九搭棚同敬工會理事長何炳德說:“要是查到不用阻燃網就能追究法律責任,為什麼還有人鋌而走險?無非是心存僥幸,賭沒人來檢查。”其實宏福苑的居民早在10月超強台風“樺加沙”(建議再對照官方譯名)過后,就已經在社交平台群組發文,質疑棚網是否具備阻燃性,可根本沒人理會。警方事后拘捕了三名工程公司負責人,包括兩名董事和一名工程顧問,他們涉嫌因嚴重疏忽引發此次事故,導致火勢快速蔓延并(並)造成重大傷亡,涉嫌過失殺人。可就算拘捕了他們又能怎樣?44條人命再也回不來了,偉豪也永遠不會回來了。

▲殉職消防員何偉豪(右)。(圖/翻攝Threads)

昨天在火場,我聽到指揮中心轉達的居民求助,他們哭喊著“被困在單元裡出不去”“濃煙太大、太熱了”“快來救我們”。我和隊友拼盡全力沖進火場,一層一層推進,一個單元一個單元搜救。可火勢實在太大、溫度太高、范圍(範圍)太廣,我們根本應付不過來。眼睜睜看著居民被困在里面,卻沒辦法進去救他們,這種無力感,是我入職以來從未有過的。

消防處長評價偉豪“為消防處服務約9年,始終恪盡職守,表現英勇”,對他的殉職“感到無比悲痛和惋惜”。但我想問問,難道每次都要等到消防員殉職、幾十條人命逝去,才會有人關注這些問題嗎?難道每次都只說些“深切慰問”“全力調查”的場面話,之后就不了了之嗎?我們消防員不是怕死,入職那天我們就知道這份工作充滿風險,隨時可能受傷,甚至犧牲。但我們害怕的是,那些本可以避免的悲劇,因為某些人的貪婪、漠視和監管失職,最終變成了人間煉獄;我們害怕的是,那些我們拼盡全力也沒能救下的生命,其實本該有生還的希望。

有網友說,消防員是“最受市民尊敬的紀律部隊”。我們非常感謝市民的支持和尊重,但我們要的不是掌聲。我們想要的是安全的工作環境、負責任的制度體系,以及那些不會為了省錢就草菅人命的承建商和監管人員。昨天這場火,是香港回歸以來的第二場五級大火,也是自1962年長沙灣元州街唐樓大火之後,傷亡最慘重的一場火災。我們不能再等了,也不能再拖延了。我們提出以下要求:

▲▼香港宏福苑大火 。(圖/路透)

▲香港宏福苑大火 。(圖/路透)

1. 徹底調查此次火災的原因,追究所有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警方已經拘捕了三名工程公司負責人,可監管部門的責任呢?為什麼屋宇署和勞工處的規定和說法不一致?為什麼發了這麼多通告,承建商還是能使用不合規的棚網?這些問題必須給出明確答案。

2. 立法強制實施棚網阻燃性能檢測。目前的法律并(並)沒有強制要求定期檢測棚網,業內雖然建議每月取樣檢測棚網,但從來沒人落實。我們要求通過立法強制開展檢測,并(並)由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執行,確保棚網符合阻燃標準。

3. 嚴厲打擊圍標行為,保障小業主的合法權益。競爭事務委員會應加大打擊圍標的力度,成立專門的“樓宇維修工程監管局”,加強對行業服務提供者的監管,制定明確的行業標準和紀律處分機制,避免小業主被坑騙。

4. 改善消防裝備并(並)增加人手。我們的裝備已經十分沉重,進入火場作業本就異常艱難,面對這種大范圍(範圍)的火警,我們更需要更先進的裝備和更多的人手支援。希望政府不要只停留在口頭“致敬消防英雄”,而是用實際行動支持我們。

5. 加強公眾消防安全教育和演練。宏福苑去年10月曾舉辦過火警演練和消防安全講座,可昨天很多居民都反映火警警報沒有響起,毫無預警,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逃生。我們需要更頻繁地開展消防演練,確保每位市民都掌握火警發生時的自救方法。

▲宏福苑高樓層也遭大火吞噬,增加雲梯救援難度。(圖/路透社)

昨天共有767名消防和救護同僚出動,還有400名警務人員協助疏散群眾和封鎖現場。從下午2點51分火警發生,我們一直奮戰到今天(27號)凌晨,火勢才逐漸得到控制。很多同僚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一刻沒停,也沒有一句怨言,因為我們知道,多爭取一分鐘,就可能多挽救一條生命。

但最讓我們痛心的,還是失去了偉豪這個好兄弟。他才37歲,入職9年,駐守沙田消防局,是小型搶救車的隊員。他下午3點01分和我們一起抵達現場,在一樓滅火救人,半小時后失聯,最后在宏昌閣電梯對面的空地被發現,當時他面部嚴重燒傷、昏迷不醒,送醫搶救後還是沒能留住他。

他的同僚在社交媒體發文悼念:“下班了,好好休息吧……”短短幾個字,道盡了我們所有人的悲痛。偉豪,你辛苦了,你已經拼盡全力了,安息吧。

我們還要向那些在火場和醫院里夜以繼日搶救危重病人的醫護人員致敬,你們和我們一樣,都在用自己的專業和生命守護著市民,謝謝你們。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香港消防員,當初入職是因為想救死扶傷、幫助他人,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安全。可昨天那場火,讓我滿心悲痛、憤怒又無奈。

我們消防員可以沖進火場,直面高溫和濃煙,拼盡全力救人,但我們無法改變有缺陷的制度,無法阻止那些偷工減料的行為,更無法代替政府去監管那些承建商。

這次火災造成44人遇難、279個家庭親人失聯、幾十人生命垂危,這是用血淚換來的教訓。如果政府再不重視這些問題,再不改革制度,再不嚴格執法,下一場悲劇會發生在哪裡?又會有多少人因此失去生命?

我們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位同僚,不想再眼睜睜看著居民被困火場無助等死,不想再體會這種深深的無力感。求求你們,別再等了,別再拖延了,別再用人命來換取教訓了。
一個普通香港消防員
2025年11月27日轉自FB為你祈福

11/26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26 2 6779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香港世紀惡火燒整晚 大樓如火炬怵目驚心

香港世紀惡火燒整晚 大樓如火炬怵目驚心

【籃球架垮掉】16歲籃球員練習中抓框,球架整座倒塌!

【籃球架垮掉】16歲籃球員練習中抓框,球架整座倒塌!

【全船行李都遊走了】渡輪乘客甲板賞美景「驚見行李全漂走」

【全船行李都遊走了】渡輪乘客甲板賞美景「驚見行李全漂走」

【279失蹤】香港宏福苑「最新空拍」曝! 惡火釀44死、大批鷹架墜落

【279失蹤】香港宏福苑「最新空拍」曝! 惡火釀44死、大批鷹架墜落

【晉陞衝太空】台灣火箭創紀錄飛行 澳洲天空見證實力!

【晉陞衝太空】台灣火箭創紀錄飛行 澳洲天空見證實力!

熱門新聞 大陸 熱門新聞

關鍵字 關鍵字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