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接受義大利最大報《晚郵報》專訪。(圖/外交部提供)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1月3日接受義大利最大報《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專訪,並於1月26日以「台灣像1938年面對希特勒的布拉格」為題刊出。吳志中提及,北京意圖奪取台灣高科技產業,尤其是全球90%高階半導體的生產基地,並試圖改變全球戰略格局,「如果台灣遭受侵略,全世界的工廠將在數週內停擺」。
吳志中在專訪中指出,台灣向中國屈服即可避戰的說法並不正確,「台灣存在於自由民主陣營,世界才會安全」。他說,目前台灣處境有如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當時捷克斯洛伐克是歐洲第五大、世界第十大工業國,納粹德國透過慕尼黑條約取得捷克斯洛伐克的工業實力,才獲得支撐其發動戰爭的能力。
吳志中強調,中國對台灣的企圖如出一轍,北京不僅意圖奪取台灣高科技產業,尤其是全球90%高階半導體的生產基地,並試圖改變全球戰略格局。
吳志中提到,北京在2012年聲稱「太平洋」足夠容納美中兩個大國,10年後改口為「全世界」足夠容納兩大強權,即可證明中國的野心。同時,中國也對日本宣稱擁有釣魚台主權;在南海部署軍事設施,派遣漁船及軍用艦艇與菲律賓對峙;在西藏邊境持續與印度衝突。
吳志中說,北京更違背與英國簽署之國際保證,嚴重破壞香港的民主與法治。吳明確表示,「台灣不是香港,也不想變成香港」。
針對台灣的地位及國際處境,吳志中特別以拉丁文「sui generis」形容台灣獨特存在的形式,並強調雖然台灣目前僅有12個邦交國,但與全球100多國維持實質關係,即便無正式外交關係,台灣與這些國家仍在政治、經貿等領域維持密切往來,並透過產業優勢,強化與世界的連結。
吳志中指出,以台積電在技術與生產能力上的領先,「如果台灣遭受侵略,全世界的工廠將在數週內停擺」。
吳志中強調,希望習近平每日晨起時,都認為今天不是侵台的好時機;但這並不表示台灣低估中國的威脅,而是台灣正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
吳志中也勾劃出三個方向:第一、持續強化軍事防禦能力。在過去8年間,我國國防預算增長80%,軍事支出占政府總預算20%,台灣目前擁有接近18萬名軍人,與德國軍隊的規模相當。
第二、強化民主自由世界的支持。近來美國、澳洲、日本、德國、法國、荷蘭、英國、義大利等民主國家,都在台海展現軍事力量,向中國傳遞應謹慎行事的訊號。
第三、使台海安全不只是區域議題,而成為全球性議題。吳次長指出,台灣是川普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角色扮演者。台灣好友魯比歐(Marco Rubio)被任命為新任國務卿,美國駐台官員人數與駐日大使館相當,即象徵台灣對美國的整體戰略意義。
至於台灣與梵蒂岡關係,吳志中表示,教廷與世俗國家不同,是一擁有高道德標準的獨特宗教實體,其核心價值在於捍衛道德與宗教自由。台灣與梵蒂岡逾80年的外交關係建立在價值和長期合作之上,1950年代台灣曾接納來自中國的基督教與天主教神職人員,並協助梵蒂岡持續對中國福傳,台灣將持續與教廷保持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