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蔡英文在接受英國媒體訪問時,回憶跟川普第一任期的政府團隊互動的方式。(資料照/外交部提供)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英國媒體《泰晤士報》2日刊登一篇前總統蔡英文的專訪報導,題為「我領導台灣八年——這是我讓川普站在我這邊的方式」(I led Taiwan for eight years — this is how I kept Trump on my side)。蔡英文在訪談中,回憶跟川普團隊第一任期的互動,兩國團隊是以「強而有力、頻繁且清晰」的方式建立聯繫基礎。
報導中指出,蔡英文目前仍是台灣政壇重要的人物,是民進黨的重量級人物,也是台灣對華府具有魅力的關鍵人物;而現任的總統賴清德也形容,蔡英文是台灣在國際舞台上,表達立場的最佳代言人。
報導首先點出,美國總統川普在他的第一任期內,是台灣的堅定支持者,他跟蔡英文都是在2016年當選;而川普在這個任期,已經呼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協助結束烏克蘭戰爭,這也引起外界的擔憂,認為北京可能迫使川普在任何協議中,削弱對台灣的支持。
文中也點出,在川普去年的競選活動中,多次批評台灣沒有為美國所提供的「保護」,付出相應的資金,並認為現在台灣的國防支出佔GDP的2.5%,應該提升到10%。
蔡英文在訪談中表示,有收到這樣的訊息,非常樂意討論如何加強台灣的國防能力。她說,我們需要跟美國團隊交涉,需要做什麼,什麼是最好的,什麼是最明智的。
蔡英文回憶表示,在川普的第一任期,跟川普政府的溝通上,她的團隊是以「強而有力、頻繁且清晰」的方式建立聯繫基礎,兩國政府的團隊,在經濟、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取得實質進展,「我對於川普團隊的合作記憶,是積極的」。
對於「川蔡熱線」一事,蔡英文在2016年時與川普通了電話,祝賀他勝選並討論了政治、經濟和區域安全議題,這是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交以來,台美領導人之間的首次通話。
不過也因為這次的通話,惹怒了北京。蔡英文表示,她沒有辦法透露更多有關溝通方式的訊息,不過她強調,在隨後的合作上,台灣取得一些重要軍事採購的批准,感到非常感激。
對於烏克蘭戰爭,蔡英文表示,她相信北京正在密切關注烏克蘭戰爭,並且試著從衝突中吸取教訓,「我希望他們吸取教訓,在台海發動戰爭,將會使他們付出巨大的代價(指軍事、政治與經濟層面),他們在考慮這一點時,應該要更加謹慎」。
另外,蔡英文在卸任後,曾出訪捷克、法國、比利時與加拿大,原本也規劃訪問英國,但因為碰上英國的外交部長訪問北京,導致她原本訪問英國的計劃被迫推遲。蔡英文受訪時表示,這令人失望,但她也理解這個決定。
接著,對於川普政府的新局勢,《泰晤士報》以「一場盛大的討價還價」(A grand bargain)為小標題指出,川普新政府的作法還不太明確,川普的顧問團有友台的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但也有在中國擁有巨大商業利益的馬斯克(Elon Musk)。
該文則指出,蔡英文在爭取國際支持時,不僅強調經濟實力,也強調跟西方世界的「共同價值」,也就是自由、法治與人權。蔡英文受訪時說,台灣因為半導體產業享譽全球,但世界應該要知道的是,台灣不僅僅是一個領先的晶片製造商。
蔡英文談及台灣在2019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這並不容易,但我為台灣人民感到驕傲」。她強調,「這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在台灣的統獨議題上,該文表示,北京批評蔡英文是分裂主義、台獨人士,但是民進黨的立場是,台灣不需要宣布獨立。
對此,蔡英文表示,「我們幾乎只能靠自己!」她說,我們有政府、司法系統、國軍,以及跟世界其他國家進行的國際關係與貿易,「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切」。
蔡英文表示,世界如何定義,不僅是台灣如何描繪自己的問題,世界應該要有足夠的勇氣,承認台灣的存在,但她也知道這存在風險和困難。
最後,蔡英文表示,在擔任總統期間,她的兩岸政策立場,是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她說,由於不斷受到威脅與外交孤立,台灣面臨獨特的挑戰,儘管面臨挑戰,民主仍然可以在台灣紮根,而且蓬勃發展。她強調,今天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佔據重要的地位,任何人都不應該低估,台灣得之不易的自由與民主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