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翁病弱又罹早期胃癌不敢開刀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免挨刀助康復

▲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示意圖,非文中病人。(圖/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

▲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示意圖,非文中病人。(圖/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80歲黃姓老翁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等病史,幾年前因為發現罹患腹主動脈瘤而接受治療,日前又因為解血便、腹痛就醫,經檢查發現是胃癌第一期,所幸屬早期胃癌,醫師透過「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即成功切除腫瘤、免挨刀切胃,且出院返家後僅需定期追蹤,不必再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衛福部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表示,黃翁透過胃鏡檢查時發現一個7公分的病灶,而手術治療仍是胃癌的主要治療方式,但考量黃翁年紀較大,有諸多慢性疾病,術後產生併發症的機率較高,且開刀後若傷口恢復不好、將增加感染風險;所幸是表淺型胃癌,腫瘤位於胃壁的黏膜層,且尚未轉移至淋巴結或其他器官,經全面評估後,安排使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圈處為內視鏡影像中的病灶。(圖/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

▲黃圈處為內視鏡影像中的病灶。(圖/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

黃耀光指出,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是經由內視鏡去切除黏膜層的病灶,不需手術切除或重建器官,外觀上沒有任何傷口,恢復速度比傳統手術快,還能在術後保持正常的飲食功能,但目前全民健保尚未給付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建議病人可與專業醫師進行討論及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依據衛福部死因統計以及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指出,胃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8位,也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8位,由於胃癌早期症狀沒有特異性,容易被忽略,醫師建議有胃癌家族史和其他胃癌風險因子的患者,可定期接受胃鏡篩檢,有機會發現早期病變,儘早接受治療。

04/17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65 3 0429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舉手也沒用?桃園小學生過街遭無視 網轟:行人地獄不是叫假的

舉手也沒用?桃園小學生過街遭無視 網轟:行人地獄不是叫假的

#台中 石膏賊不會開竟偷車! 「車身狂抖」倒退撞賓士

#台中 石膏賊不會開竟偷車! 「車身狂抖」倒退撞賓士

#柯文哲 抵達北院 手術後首度出庭

#柯文哲 抵達北院 手術後首度出庭

#四叉貓 到 #北檢 抗議現場直播!被潑飲料又濕又黏:暴民居多

#四叉貓 到 #北檢 抗議現場直播!被潑飲料又濕又黏:暴民居多

納豆依依5月辦婚禮 想生3個「他自信一發中」

納豆依依5月辦婚禮 想生3個「他自信一發中」

熱門新聞 地方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