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官方過去曾釋出解放軍「陸基中段反導攔截」畫面。(圖/歷史資料/翻攝自央視)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反導技術正在快速進步,據香港《南華早報》披露,解放軍在戈壁沙漠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導彈防禦測試,面對一次性向同一目標發射多達16枚的彈道導彈,新一代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做到100%的攔截。
報導指出,根據63623部隊(位於甘肅酒泉)的高級工程師發表的論文顯示,這16枚彈道導彈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都被新型雙波段(S波與X波)相控陣雷達成功探測和追蹤。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款雷達能同時追蹤31個目標,並優先處理其中7個最具威脅的目標,代表中國在反飽和打擊能力上取得重大進展。
文章強調,這項測試的公開實現中國在關鍵技術的突破,雷達系統具備早期探測、精確測量和準確報告,對於消除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和具有誘餌或多個可獨立攻擊再入飛行器(MIRV)的先進威脅至關重要。而該雙頻段系統類似於美國海軍的 USNS Howard O. Lorenzen 導彈跟蹤艦,結合了廣域監視(S 波段)與高分辨率瞄準(X 波段)。
隨著港媒的公開首次揭示中國的陸基預警雷達能力,解放軍除了鑽研高效的反導雷達,同時也陸續公開突防能力極強的高超音速導彈,形成攻防兼備的戰略威懾體系。而所謂高超音速指的是5馬赫(即5倍音速)以上的速度,在一個標準大氣壓和15度的環境中,音速為每秒340米,相當於時速1200多公里。
▲ 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發射畫面。(圖/翻攝央視軍事)
中國第一款服役的高超音速導彈為東風-17,於2019年國慶閱兵上首次公開亮相,採用一個乘波體戰鬥部,為複雜構型的高超音速滑翔體,升阻比很大,飛行距離遠,能夠實現10馬赫高超音速突防,其巡弋段全都在大氣層內,彈道詭異,極難預測攔截。
2023年4月美國國防部機密文件外洩更揭露了中國最新高超音速導彈東風-27(DF-27),文件稱其為「中程彈道導彈級多用途高超音速滑翔器」,是中國仍在開發中的第三代戰略核武,射程達到5000至8000公里,在一次的試射中導彈在短短12分鐘內飛行了2100公里。五角大廈認為,東風-27的問世將「極有可能」突破美國現有防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