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進口商轉向加拿大。(圖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CFP)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貨物追蹤和分析公司Vortexa Ltd.的數據指出,中國煉油企業對美國石油的採購量大幅削減了90%,轉而以空前規模從加拿大進口原油,今年3月,從溫哥華港運往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飆升至前所未有的730萬桶。
據《環球時報》報導,相關報告稱,加拿大西部的跨山管道擴建計畫(TMX)去年投入商業運作,為中國和其他東亞石油進口國,獲取艾伯塔省油砂區的豐富原油儲備,拓展了通路。
▲中國石油商大幅減少從美國進口。(圖/翻攝自觀察者網)
Vortexa Ltd.的數據顯示,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石油量,已從去年6月的高峰2900萬桶,下降至每月300萬桶。自去年5月,加拿大跨山管線擴建工程投產後,中國對加拿大原油的需求開始成長,而隨著川普政府宣布對全球徵收關稅,需求量進一步提升。
加中能源與環境論壇總裁姜聞然表示,「因為貿易戰,中國不太可能繼續進口更多美國石油。」
此外,一名業界人士表示,2024年,美國對華牛肉出口額達16億美元,但因中美貿易緊張與關稅,相關貿易已陷入停滯,同時,澳洲的穀飼牛肉在中國需求激增,2月和3月對華出口量較去年同期成長近40%,美國牛肉因關稅問題失去中國市場,而澳洲可能因全球貿易格局變化而受益。
▲澳洲的穀飼牛肉在中國市場需求激增。(圖/CFP)
巴西當地貿易協會的數據也指出,2025年第一季,巴西對中國的牛肉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三分之一,3月中國進口的家禽同比增長19%。巴西米納斯港口集團國際總監羅德里戈‧阿爾維姆表示,「中國正在迅速採取行動,不僅確保大豆的供應,而且確保其他商品的供應,這將導致對美國穀物的需求減少。」
與一年前相比,1月美國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量下降了54%,以往美國高粱出口的90%和大約一半的大豆出口,由中國購買。美國大豆協會主席拉格蘭在一封公開信中,懇求川普與中國達成協議,「達成協議是當務之急,現在的農業經濟,比他第一個任期時要弱得多,第一次貿易戰後,我們失去了近10%的中國市場份額,我們再也沒有奪回。」
一名美國農業人士感嘆,今年大豆、小麥、玉米或高粱的出口量也非常有限,由於關稅削弱了利潤率,許多中國糧商已經停止從美國進口,「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到5月糧食出貨量可能會降至零,使今年回歸正常的唯一方法是關稅回到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