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粧佛世家、西佛國傳人「蔡心、蔡南山、蔡天民」三代故居,21日上午正式掛牌,成為台南市文化局認定的第31號歷史名人故居,市長黃偉哲親臨掛牌儀式。(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台南報導
百年粧佛世家、西佛國傳人「蔡心、蔡南山、蔡天民」三代故居,21日上午11時正式掛牌,成為台南市文化局認定的第31號歷史名人故居,市長黃偉哲親臨掛牌儀式,讚揚蔡家三代深耕宗教藝術、薪火相傳,是台南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典範。
▲1955年過年合照的老照片。(謝奇峰老師提供,下同)
西佛國,這家由蔡家經營的粧佛老舖,橫跨清末、日治、戰後三個歷史階段至今已百餘年,是台南唯一跨越三代仍持續創作的粧佛店,更是首次有祖孫三代同時被列入歷史名人,意義非凡。三代傳人蔡心、蔡南山、蔡天民不僅承襲泉州派木雕技法,更融合個人美學與信仰實踐,創造出獨具神韻的神像藝術,在台灣寺廟信仰系統中遍地開花。
▲藝師蔡心。
蔡心,綽號「佛仔心」,是西佛國奠基者。他雖未受過正規學院派美術教育,卻能以敏銳的藝術直覺和對神佛的虔敬,開創出貼近人性又不失莊嚴的造像風格。戰後時期,府城多座聯境大廟爭相禮聘他製作二鎮神像,包括南廠保安宮的吳府二鎮、良皇宮的保生大帝、沙淘宮的太子爺、崇福宮的玄天上帝、南沙宮的黃府千歲等,遍及高雄、屏東、台東,甚至離島澎湖,都留有他的作品痕跡。
▲蔡心改變了西羅殿二鎮廣澤尊王的新面相,如真人眼睛的內繪玻璃眼,栩栩如生。
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創意之一,是他重新詮釋西羅殿二鎮神明「廣澤尊王」的神容。原本童顏圓眼、帶酒窩的形象,經蔡心巧手雕琢與玻璃眼技術的導入,轉化為一位俊朗有神、炯炯有神的青年神像,不僅栩栩如生,更改變了二鎮神明的審美標準,也成為府城粧佛藝術的創新里程碑。
▲藝師蔡南山。
▲藝師蔡天民。
在佛教系統,蔡心的技藝同樣備受肯定。日治時期,他受邀修護台南竹溪寺佛像,結識住持捷圓和尚,戰後又因與其弟子、開元寺第二任住持眼淨和尚結緣,使得西佛國在佛寺界的名聲日益響亮。眼淨和尚多次推薦蔡心作品,讓其粧佛技藝進入高雄大崗山超峰寺等重要道場,並隨佛教信仰擴展至全台。
▲府城四大名佛府城四大下大道良皇宮二鎮保生大帝。
▲府城四大名佛崇福宮二鎮玄天上帝西佛國作品。
文史工作者謝奇峰老師指出,蔡心的粧佛藝術不僅追求精工細緻,更強調神像的內在靈氣與視覺感染力,是府城粧佛史上重要的一頁。他跳脫傳統造像公式,將傳統與創意結合,為台灣留下珍貴的宗教藝術文化資產,是當之無愧的「府城之光」。
▲祀典大天后宮鎮南媽。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蔡家故居的掛牌,不僅是對其藝術成就的肯定,也是台南在歷史名人保存制度上的一大進展。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文化資產公開與教育推廣,讓更多人認識西佛國的精神與貢獻,讓百年工藝的火炬照亮更多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