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上周下軍令,要求全台民代動員罷綠委「列入黨考核」。(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鄭佩玟/台北報導
國民黨參與提議連署第一階段罷免案的地方黨部,幾乎全遭到檢調搜索,且多名重要黨工被羈押禁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上周下軍令,要求全黨公職投入第二階段連署作業。據悉,其實黨中央4月上旬已分配責任額,只是成效不佳,此次恐怕也是令不出黨中央。地方感嘆,機制到底是什麼?具體的考核措施也沒發布,KPI的績效又要怎麼算?藍營民代則說,民眾要主動繳交連署書當然歡迎,但跨區協助連署則有難度,因為非自己選區,卻跑去爭連署書很複雜。
國民黨面對綠營發起的大罷免錯失先機,不僅罷免綠委連署進度、人數落後,更因為涉「幽靈連署」遭到檢調北中南抄家約談、羈押,寒蟬效應果然發酵,罷免綠委吳思瑤的領銜人張克晉無預警喊退,罷吳後續恐出現變數。國民黨中央於罷免戰一路處於被民進黨看扁的地位,從以罷制罷、公投、倒閣等方案中,雖然選擇全面轉熱戰,但彷如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中間選民無共鳴,連黨內也冷眼相待。
有藍委私下表示,朱立倫一月在中常會喊出「全面備戰以戰止戰」震天響,結果根本不了了之,並沒有像民進黨那樣積極介入,公投也是臨時拋出,從題目的設定到公民連署激不起任何選民熱情,加上中選會高機率不可能「配合」同一天投票,因此效果有限,如今死到臨頭,朱立倫才鎖定主軸為倒閣不如倒賴、圍總統救立委,找一個仇恨值高的攻擊標的,進而催出反罷免投票率。
就在當黨內以為在罷免戰要全面防守時,朱立倫上周又突然召開記者會,下令所有黨籍民代全面投入罷免綠委二階段連署,並將連署成果列入考核,藍營地方人士坦言相當驚訝,因為黨中央事前完全沒與地方溝通。據悉,黨中央早在4月初時已分配責任額,只是大家都有疑慮,多位議員詢問黨中央「有無獎懲機制」,卻只得到「會再討論」的回應,也由於沒有明確獎懲,當時民代們對「責任制」配合度不高。
地方人士透露,朱立倫此次公開宣達,可能是要向民進黨展現強硬態度,但核心問題仍沒有改變,當然對於黨中央號令,地方沒有理由不配合,只是具體的考核措施到底是什麼?要知道跨區協助連署不太容易,非自己選區跑去爭連署書其實很複雜,「進攻」有考核,那麼「防守」的成績有考核嗎?有些民代的選區沒罷綠委,但有罷藍委,過去這段時間以來,地方已投入反制罷藍委,現在突然又要跨區幫忙罷綠委,KPI的績效具體該怎麼算?黨中央若無明確機制,大家難免無所適從,最慘的結果就是「令不出黨中央」,因就算牽動2026提名又如何,「誰知道朱立倫會不會連任?」
對於國民黨目前舉步維艱,黨務人士則說,黨中央採取正面的鼓勵的方式,之後是否會有考核機制出爐,會再研議,但希望可以刺激連署、凝聚向心力。藍營人士也坦言,國民黨過去數月來一直苦於如何號召支持者,包括推動公投、帶隊衝北檢,甚至台北市長蔣萬安拋出倒閣說,到如今下軍令,要求全台民代、立委團結努力,協助罷綠選區第二階段連署,核心概念都是為了引起支持者關注。
該人士續指,426上凱道人數超乎預期,相當於為藍軍打了雞血,朱立倫必須打鐵趁熱,繼續擺出強硬態度,因為民進黨不可能對大罷免一仗收手,那麼在野也不能讓好不容易升起的火苗熄滅,進入三階投票後戰況將升高為朝野對決,藍白一致往罷賴方向進行,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決定,除了給賴難堪,也是持續給支持者動力,不斷製造危機感,才能讓他們願意出門投下不同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