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本日召開「草率修法毀核安 藍白亂搞全民擔」記者會。民主進步黨立委林宜瑾出席。(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記者潘姿吟/綜合報導
隨著核三廠即將於5月17日正式除役,台灣邁向非核家園的進程迎來重要里程碑。然而,國民黨、民眾黨正聯手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案,試圖為老舊核電廠鬆綁換照期限並重啟運轉,並揚言要趕在核三除役前完成三讀通過。此舉引發民間團體的強烈反彈,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開聯合記者會,痛批此修法不僅草率且罔顧核安風險,呼籲停止將台灣2300萬人的安全作為政治籌碼。
▲「草率修法毀核安 藍白亂搞全民擔」記者會。(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根據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規定,核電廠運轉執照有效期最長為40年,期滿未依規定換發執照者不得繼續運轉,即使修法通過,核三廠仍需於5月17日停止運轉,且國際上至今未有核電廠停機除役後重啟的成功案例,台灣目前也無相關法律可循。她批評藍白兩黨的修法僅是政治鬥爭的工具,忽視核電設備老化、耐震強度、核廢料處置等問題。
她指出,在藍白兩黨的政治惡鬥下,修正案內容提議開放核電廠可以在執照到期後「任何時間」提出運轉申請,甚至不需要進行安全審查,就能自動延長運轉20到60年,這種做法違反了國際核安標準,完全不顧核電廠老舊設備帶來的高風險。以核三廠為例,它在運轉期間曾經發生過很多次事故,包括剛啟用時的火災以及最近的設備故障,這些都突顯了老舊核電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
▲「草率修法毀核安 藍白亂搞全民擔」記者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台灣環保聯盟會長謝志誠(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批評,藍白兩黨的修法不僅欠缺實質討論,更違反民主原則及背棄世代正義。他指出,核電廠的再運轉需要繁瑣的準備工作,包括整體安全檢測、設備盤點及核安會審查等,難以在短期內完成。以核一廠過去的經驗為例,其安全審查曾耗時38個月仍未有結論。謝志誠呼籲執政黨應以核安為前提,就核電廠再運轉的可行性進行完整評估,並向社會作出清楚說明。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進一步指出,核三廠運轉40年,設備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反應爐壓力容器等關鍵設備無法更換,若再運轉將面臨極高安全風險。此外,核三廠東側緊鄰恆春活動斷層,地震風險不容忽視。她強調,核三再運轉不僅是技術問題,更牽涉到社會正義與公共安全。
核廢料問題是核電議題中的另一大隱憂。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郭佳雯指出,核三廠所在的恆春活動斷層事故風險高,屆齡除役已是底線,不該延長國人承受風險的時間。她呼籲立法院應先討論核安三法,包括「核災要賠、防災要足、安全不落人後」等法制,並儘速立法《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條例》,解決核廢料場址問題。
台灣綠黨社運部主任李春祥則強調,延役核電廠意味著將高階核廢料這類需10萬年才能衰減至安全值的「萬年毒彈」遺留給子孫,完全不負責任。此外,低階核廢料如核電廠接觸輻射的物品體積龐大,需妥善隔離約300年才能對人體無害,但台灣至今未有合適的最終貯存場址。
▲核廢料罐上貼有國民黨與民眾黨等60席立委的大頭照(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