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自大陸進口的殲-10CE戰機。(圖/翻攝環球時報)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印度軍隊7日凌晨對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發起軍事行動,空襲造成巴基斯坦至少26人死亡,然而,巴國空軍也在反擊中擊落5架印軍戰機,而這場空戰,雙方動用125架戰機激鬥1個多小時,而且戰機都約束在喀什米爾各自控制的區域,並未越界,被認為是近代航空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空戰之一。
▲掉在印控喀什米爾地區的飛機碎片。(圖/路透)
《北京日報》報導,巴基斯坦空軍已不止一次「碾壓」印度空軍,在此前多次衝突中的表現都遠超印度空軍。軍事專家邵永靈表示,巴基斯坦空軍在此次衝突中的出色表現,得益於在裝備和人員素質等方面的綜合優勢。
對於這場空戰中,巴基斯坦幾乎以「完勝」姿態拿下戰果,邵永靈認為,巴基斯坦空軍多款飛機具備較強的空戰能力,作戰體系完備,中遠程空空導彈、預警機等關鍵裝備一應俱全,「使其在作戰時能夠形成協同作戰的整體優勢,有效彌補規模上的相對不足,作戰能力得以充分發揮。」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圖/路透)
邵永靈指出,巴基斯坦空軍自1950年代起,就與北約保持著緊密的合作交流,飛行員在美國接受專業訓練,還與土耳其等國保持良好的軍事合作關係,「巴空軍訓練標準高,飛行員作戰水平也相應較高,為在實戰中取得優勢,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巴基斯坦梟龍戰機(JF-17)。(圖/CFP)
據了解,巴基斯坦空軍擁有1434架軍用飛機和約7萬名現役軍人,至於印度空軍則擁有約2300架軍用飛機和13.5萬名現役軍人,規模居全球第四,戰鬥力被評為世界前五,同時,印度空軍還擁有蘇-30MKI、法國飆風(陣風,下同)戰機、米格-29等多型四代機,以及國產的「光輝」戰鬥機。
印巴雙方雖在裝備上具有差距,但印軍卻因「來源複雜」而成為戰場上的「致命傷」。邵永靈表示,印度獨立後,在軍事學習和訓練方面的發展相對有限,軍事總體戰鬥力處於一般水平,相較之下,巴基斯坦空軍以西方訓練為標準,飛行員訓練水平和作戰經驗都具有一定優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雙方空戰表現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