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砒霜還致命!陸3歲女童「急性鉈中毒」 眼神呆滯...走路像踩棉花

▲湖南3歲女童「鉈中毒」致性脫髮症狀出現。(圖/翻攝極目新聞)

▲湖南3歲女童「鉈中毒」致性脫髮症狀出現。(圖/翻攝極目新聞)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湖南劉女士(化名)近期發現3歲女兒因不明原因出現眼神呆滯,無法正常行走的奇怪症狀,她表示,「孩子這一個月突然跳不起來,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大把掉,另家人十分擔憂。」經送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孩子的血鉈、尿鉈值均遠超標,證實為「急性鉈中毒」。

《極目新聞》報導,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賴燕介紹,鉈的元素符號是Tl,在元素週期表中與鉛、汞同屬「重金屬家族」。1861年,英國化學家克魯克斯通過光譜儀發現它時,被其翠綠色的火焰驚艷,以希臘語「θαλλός(thallos嫩芽)」命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元素週期表內的「鉈元素」模型。(圖/CFP)

▲元素週期表內的「鉈元素」模型。(圖/CFP)

據了解,鉈的物理特性是銀白色金屬,質地柔軟如蠟,接觸常溫空氣時會迅速氧化變灰,由於鉈離子與人體內必要的鉀離子大小電荷相似,因此,中毒時會模仿取代身體各部位中的鉀,尤以中樞神經系統受到的影響最為顯著,鉈的成人致死量僅10至15 mg/kg,毒性高於砒霜。

賴燕表示,鉈中毒有幾種常見途徑,包括誤食礦區附近的野菜、誤飲被污染的井水、河水(鉈污染工業廢水)、職業或工業接觸等,「此外,人為投毒也是接觸方式的一種,因其無色無味,容易被混入食物中。」

賴燕指出,鉈中毒48小時內被稱為潛伏期,會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痛,便秘及少見的腹瀉等症狀,也可能出現心動過速、高血壓和胸痛等情形,2天到2周則為進展期,四肢如萬針穿刺、肌肉無力,突然脫髮(毛囊壞死)則是典型鉈中毒訊號,部分病例發生急性腎損傷、肝毒性、貧血等,「2至3周後為晚期,出現視神經萎縮伴視力喪失、運動障礙、言語障礙、智力異常、記憶障礙、焦慮及抑鬱等症狀。」

賴燕強調,「鉈中毒」治療並不困難,早期發現、治療,可完全康復,重度中毒者病死率高,也會遺留不同程度後遺症,「死亡原因與延遲診斷、漏診、誤診和誤治密切相關。」

05/0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619 3 4046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新聞 大陸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