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有共識,先停火降溫,把雙方各自經貿傷害降到最低再談判。(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關稅戰降溫!中美經貿高層經過2天談判,終於達成重要共識,雙方也於今(12)釋出聯合聲明,相互調降、暫緩稅率。大陸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副教授林承鐸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指出,從技術層面來講,這次的讓利並非全面撤除,只是先取消「新增」的關稅,包括4月以來的懲罰性加徵,最終保留較低關稅作為後續磋商籌碼,這是一種策略性降溫,不代表雙方完全妥協,但也可視為有一個良好開頭。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會談落幕,雙方於今12日發布聯合聲明,相互取消、調降以及暫時取消部分關稅,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將從145%降至30%,為期90天,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25%降至10%,相互降稅115%。
尚未發布聯合聲明之前,今天凌晨三點《央視》釋出最新消息,中方代表團召開中外記者會由何立峰介紹情況,特地指出,「此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並且證實中美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
針對中美本次會談成果除了有良好開局,速度進展也超出外界預期?大陸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副教授林承鐸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也指出,「這場談判達到了務實、穩定、止血的階段性目標,確實比外界預期來得更順利一些,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它不是突破性的全面讓步,而是雙方互相釋出的一種善意性的框架安排。」
「原地談判三個月,等於豁免90天。」林承鐸進一步說,先前已預測中美雙方都同意暫停實施高達24%的額外關稅,先退回到「加徵10%」較低水位,暫停期定為90天,十分符合先止血、再找解方的邏輯。
▲今天早上中方證實:雙方一致同意建立常態化的經貿磋商機制 。(圖/翻攝 央視)
從技術層面來看,林承鐸認為,這次讓利並不是全面撤除,而是先取消新增的那一部分,尤其是4月以來的懲罰性加徵,保留較低關稅作為後續磋商籌碼,這是一種策略性降溫,不代表雙方完全妥協。
林承鐸繼續分析,「這次談判結果在節奏上,是先停火,為繼續談判爭取空間;在實質上,是互降一部分,留籌碼繼續拉鋸;在效果上,是雙方都避免了對自身產業的進一步衝擊。這次聲明不只是順利,而是在壓力測試下達到了雙方都能接受的階段性成果。」
談及中美雙方一致同意建立常態化的經貿磋商機制,林成鐸表示,「代表中美談判不會只打一場仗,而是要打系列戰、持久戰,未來的經貿互動會變得制度化、節奏化,不再像前幾年那樣高度波動、完全由政治氛圍主導。」
他也預測,中美這份聯合聲明對於整體局勢來說是好事,有利於穩住預期、維持市場信心,尤其新的牽頭人制度與機制架構,「標誌著中美雙方已準備打一場不短、但更務實的經貿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