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談判背景之下,盼望台灣更應該拿出底氣實力與美國協商,做出符合國家利益談判實力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中美關稅貿易戰僵持一個多月,迎來戲劇化轉變!大陸成為與美國第二個達成共識的國家,反觀台灣與美國關稅談判進度繼續奮戰努力。台灣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劉性仁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指出,中美在這場角力之間,選擇不得已「雙贏」,因為彼此深知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性。回到兩岸關係以及國際經貿合作的大棋局中,台灣方面應有所深思警醒,太多的「對立」於事無補,「充實實力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王道。」
劉性仁表示,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中美深知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雙方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達成重要共識,算是不得已的雙贏,這只是剛開始,未來將是一條十分漫長談判道路,不光是中美也包括其他國家。
「談判還是要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在兩岸關係以及國際經貿合作的大棋局中,台灣方面應有所深思警醒」,劉性仁也進一步指出,目前台灣只是一廂情願,對於兩岸關係及國際事務都是通過情緒化的喊話,或是製造對立做作為手段,忽略了實力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
▲台灣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劉性仁 。(圖/記者任以芳攝)
劉性仁強調,「實力夠也不用跪,台灣真的要充實自身的實力,把實力搞好,才是正道。」只有當自身具備足夠實力時,才能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站穩腳跟,維護自身利益。
再以大格局來看,劉性仁指出,中美關稅戰降溫,也為兩國關係及全球局勢帶來新的轉機,儘管雙方將開啓漫長談判之路,更多的是穩定世界經貿格局,同時外界也期盼兩國攜手共控風險。
劉性仁進一步說,尤其現今地緣政治複雜嚴峻,中美共同應對諸多挑戰,包括俄烏問題、以巴衝突、印巴衝突、南海問題等,期盼中美關係逐漸緩解,也能發揮大國影響力,推動各方重回談判桌前,尋求公正、持久的解決方案。
劉性仁也強調,「台海問題」更是中美關係的關鍵所在,雖然中美關係的改善並非一蹴而就,未來經貿談判之路更是漫長且充滿挑戰,但中美關係若持續順利向好,不只是穩定世界局勢,對於兩岸關係發展也會帶來相對穩定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