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金醫師分享「重症病患家屬請乩童到醫院作法」的神奇案例。(圖/翻攝自Icu醫生陳志金臉書)
圖文/CTWANT
有時候科學無法解決的事,民眾可能會選擇求神問卜。ICU醫師陳志金就遇到有病患的病情不樂觀,可能撐不了幾天,因此家屬希望可以請乩童,小心翼翼詢問,深怕會被拒絕,但他一口就答應,用平常心來看待,「這只是家屬的一番心意」。
陳志金醫師在臉書粉專分享,病患告知想請乩童,深怕會惹他生氣,但他不假思索就回答:「當然可以!」讓對方嚇了一跳,連忙道謝,「謝謝醫師!不好意思啊!我有勸媽媽,但是,她就是想要再試試看」。由於病人的病況非常不好,恐怕撐不了多久,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救家屬」,能更讓家屬安心、盡一份心力的,「為什麼不行呢?」
陳志金醫師指出,一般醫師會拒絕,打從心裡覺得這些東西「很迷信、很無知」,而且覺得自己的專業被挑戰、不被信任,不過他以平常心看待,「這只是家屬的一番心意、他們也想要盡一份力量而已,並非對我們的不信任」。
▲陳志金醫師認為,乩童和醫師一樣,都是為了病人好。(圖/翻攝自Icu醫生陳志金臉書)
陳志金醫師與女乩童合作,十分感謝對方,「對我來說,她也是我們的『伙伴』,就像是前來協助『會診』的醫師一樣」,必須清楚交代病情,對方才知道如何幫忙,「我從她的眼神確定,她有聽懂我的話」,接著被眼前的景象嚇呆。
陳志金醫師回憶,女乩童手腳比劃、口中唸唸有詞,轉頭向媽媽和太太講了幾句話,就突然給媽媽一個深深的擁抱,也給太太一個擁抱,告訴太太:「我上有老下有小,是放心不下,但是,也不想回來了,回來也是這樣躺著,很辛苦!也會讓妳和媽媽辛苦!妳要想清楚,我們夫妻同心!」就是先生對太太的口吻在說話,原來這2個大大的擁抱,是乩童代替病人執行的。
陳志金醫師由衷佩服乩童的專業和敬業,更感謝對方的幫忙,展現對家屬的關懷和同理,也療癒了家屬的心靈,「她真的是一位非常『稱職』的乩童!」至於相不相信神明的事情?他坦言自己相信的是「關懷」與「心靈的療癒」,各種形式上的。
陳志金醫師表示,很多時候因為彼此不瞭解、不信任,總是很快選擇站在對立的立場,卻常常忘了其實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病人好,都想安撫家屬的心靈,只是我們努力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所以當然可以成為伙伴、互相包容,畢竟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啊!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延伸閱讀
▸ 薑母鴨店放暑假了…路人好奇:這段時間都在幹嘛? 釣出前員工解答
▸ 陸女靠1招「白住旅館」1個月 清潔員撿到病例報告…結局大逆轉
▸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