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8.2強震震垮泰國曼谷審計署大樓。(圖/路透)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泰國曼谷的國家審計署大樓因緬甸強震引發倒塌,造成重大死傷。曼谷警方局長於5月15日宣布,泰國法院已對涉及該案的三個團體共17名涉案人員簽發逮捕令,涉案者包括義大利-泰國合作發展公司(Italian-Thai Development Plc,ITD)及中國中鐵十局(China Railway Number 10)泰國分公司的高層與工程師。
綜合外媒報導,調查指出,該大樓設計未符合法規與業界標準,電梯井牆位置錯置,導致結構扭轉中心偏移,地震時電梯井牆與基礎柱幾乎同時倒塌,建築高速垂直崩塌。更有水泥強度不達標、鋼筋與核准圖紙不符等問題,甚至發現30名中國工程師簽名涉嫌造假,專業工程師 Somkiat Chusaengsuk 的簽名也遭偽造於官方文件。調查委員會將責任人分為設計公司、監督承包商及施工承包商三組,總計17人面臨法律程序,其中包含ITD執行長 Premchai Karnasuta。
此次倒塌事故共造成89人死亡,1人重傷,8人輕傷,另有11人失蹤。搜救工作已於近期結束,泰國當局從瓦礫中尋獲多具遺體,仍有部分失蹤者未尋獲。泰國總理佩通坦(Pita Limjaroenrat)強烈表態「不可能沒人需要為此負責」,並要求政府機關全面公開調查資料,確保調查透明,保障人民安全。
此外,特別調查局(DSI)成立36人專案小組,針對建材品質、設計變更、外國企業涉入及合約是否存在圍標等問題展開深入調查。4月中旬,泰國警方已逮捕中鐵十局泰國分公司中國籍股東張姓人士,並持續追查其他涉案股東及高層。此案也引發外界對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包工程品質的質疑,部分分析認為此事故是「一帶一路」項目中「豆腐渣工程」的典型案例。
該座原計劃作為泰國國家審計署辦公大樓的33層高建築,於2020年開工,2024年3月宣布封頂,工程進度約30%。倒塌時正進行玻璃外牆安裝與內部配管施工,建設預算約21.36億泰銖(約6300萬美元)。事故震驚泰國社會,成為近年最嚴重的建築災難之一,並引發對建築安全與監管機制的廣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