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520執政將滿一周年,回顧這一年來的政治環境,朝小野大的局勢,讓立法院成為主戰場,朝野對立加劇,甚至有股暴戾之氣;而國際局勢也千變萬化,中共解放軍軍演常態化,兩岸關係愈趨緊張。《ETtoday新聞雲》彙整了賴清德這內外交迫的一年,從國會、內閣、國防到兩岸,一次讓讀者了解,這一年到底發生了哪些事。
記者郭運興/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上任至520將滿一週年,上任之初面對立法院朝小野大局面,施政處處受制藍白,歷經國會改革、憲訴法、總預算案等激烈攻防,賴清德與內閣團隊只能不斷被動提出覆議與釋憲等憲政救濟,最終喊出「民主紛爭要用更大民主來解決」,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打響「大罷免」第一槍,力拼翻轉困境,但又在大罷免如火如荼之時,碰上川普關稅衝擊,民意對賴清德政府的應對措施也有了不同的反應。
《ETtoday新聞雲》特別整理過去一年包含《美麗島民調》、《台灣民意基金會》、《鏡新聞民調》、《TVBS》等4份國政民調,觀察賴總統的施政滿意與不滿意度起伏趨勢,由於各民調機構所做的施政民調,都從2024年6月開始,《ETtoday新聞雲》便取偶數月的數據,供讀者參考。
賴清德一年「施政滿意度」
根據《美麗島民調》顯示,賴清德施政滿意度以偶數月來觀察,6月為47.6%、8月為54.4%、10月為52.9%、12月為53.4%、2月為48.6%、4月為47.1% 。
另外,施政不滿意度偶數月觀察,6月為34.7%、8月為33.2%、10月為38.5%、12月為39.2%、2月為41.7%、4月為47.3% 。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顯示,賴清德施政滿意度以偶數月來觀察,6月為48.2%、8月為46.7%、10月為48.6%、12月為51.3%、4月為45.9% 。
另外,賴清德施政不滿意度以偶數月來觀察,6月為25.6%、8月為31.5%、10月為37.7%、12月為35.3%、4月為45.7% 。
根據《鏡新聞民調》顯示,賴清德施政滿意度以偶數月來觀察,6月為48.5%、8月為55.6%、10月為51%、12月為52.1%、4月為49.3% 。
另外,賴清德施政不滿意度以偶數月來觀察,6月為32.1%、8月為28.6%、10月為35.2%、12月為32.5%、4月為37.8% 。
根據《TVBS》顯示,賴清德施政滿意度以偶數月來觀察(此處加上5月為最新數據),8月為40%、10月為37%、2月為40%、5月為32%。
另外,賴清德施政不滿意度以偶數月來觀察,8月為32%、10月為35%、2月為40%、5月為55% 。
從4份民調可以看見,過去一年,民眾對賴清德施政滿意度皆呈現先盛後衰的趨勢,在520前夕滿意度大幅下跌不外乎是大罷免爭議、川普關稅議題的衝擊,藍白不斷在大罷免議題上施以猛烈砲火回擊,批賴清德面對國際情勢風雲詭譎,只會在內部找敵人,製造對立,加上藍白持續營造司法雙標與迫害的氛圍,在426凱道遊行時也將這股怒火推到最高點,在在也都讓賴清德施政民調受到衝擊。
尤其,面臨川普突如其來打起的關稅大戰,執政黨不斷營造台美友好,但在32%關稅的衝擊下,顯得蒼白無力,後續又因為因應動作過於緩慢,遭到民眾大力質疑,在這樣內憂外患、雙重夾擊的窘境之下,賴清德施政滿意度在4月受到最大考驗,有兩份民調甚至呈現「死亡交叉」局面。
因此,總統賴清德520就職週年最大的當務之急,即是盡快為此局面止血,在朝野對立持續加深的情況下,賴清德拋出的「民主紛爭用更大民主解決」,現在得到了大罷免的呼應,但最終的結局,依舊是個謎,對賴清德未來執政,究竟會是一劑解藥還是毒藥,還有待時間與民意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