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發現喉嚨痛,總會令人感到不安。(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網搜小組/劉維榛報導
新冠疫情升溫,最常見三個症狀為發燒、全身痠痛、咳嗽。而一名網友直呼,早上起床最怕發現「吞口水會痛」,因為可能是感冒的前兆。文章引發5.6萬網友共鳴,紛紛哀號這是確診或扁桃腺發炎的徵兆,「早中晚吞了感冒加止痛,還發燒」、「我已經痛3天了」。
一名網友在Threads表示,早上起床時,如果吞嚥口水發現喉嚨怪怪的、痛痛癢癢的,當下會立刻與生病做聯想,甚至不由自主飆國罵,好奇大家是否有一樣的反應呢?
文章曝光後,引來5.6萬名網友點頭直呼,「這我,立馬下床狂灌溫水」、「此時的你,已經醒了,但是還是下意識的吞了一口口水」、「這是燒聲的前奏,身為老師痛苦的一天要開始了」、「如果那天是考試或是演出的話...會更幹」、「光是起來喉嚨有點癢癢的就覺得大事不妙」。
一票苦主也哀號,「第一次確診前幾天就是這樣,每天起床都完蛋,一天比一天痛」、「我周二早起,吞第一次口水差點掛掉,後來想說會好很快,結果一痛就痛三個早上...扁桃腺發炎了」、「已經痛了三個禮拜了,扁桃腺發炎」、「真的!每次快感冒,扁桃腺第一時間背叛我」、「我已經痛3天了,早中晚吞了感冒加止痛,還發燒」、「真的...然後過幾個小時就發燒了」。
國內新冠疫情進入流行且連續5周上升,上周新冠就診多達9978人次,其中5歲至19歲兒少是增加最多的族群。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指出,年輕個案多是輕症,但因為容易互相接觸、傳播力強,將影響到其他高風險族群如長者、有共病、免疫低下者。
副署長羅一鈞認為,目前學校都還是上課期間,學生族群可能把病毒從校園帶回家中,傳給抵抗力較弱的長輩或者是有慢性病的家人,預期其他年齡層會受年輕族群影響,後續就醫人數會接著增加。
羅一鈞同時指出,雖然新冠病毒感染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但病程仍有機會發展為中重症,滿6個月以上且尚未接種新冠JN.1疫苗者別輕視疾病威脅,應儘速接種。此外,已接種1劑且間隔6個月(180天)的65歲以上長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應再接種第2劑,以提升免疫保護力。
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快篩陽性後,如出現下列重症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或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請務必立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