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昀儒、高承睿擊敗中國2組男雙。(圖/翻攝自微博)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柚香林萌」組合林昀儒、高承睿搭檔出戰2025世界桌球錦標賽(世乒賽),22日晚間以3比1擊敗中國第3種子林詩棟、林高遠,挺進男雙4強,保底銅牌,前場也力退中國「梁黃」組合。陸媒《澎湃新聞》對此進行分析,並點出「國乒急需『壓艙石』」。
▲中國種子隊黃友政、梁靖崑21日敗給「柚香林萌」。(圖/新華社)
據《澎湃新聞》報導,林高遠、林詩棟1比3不敵高承睿、林昀儒,無緣4強。再加上一天前梁靖崑、黃友政的輸球,國乒(中國隊)創造了一個相當尷尬的紀錄,這是國乒自1975年世乒賽以來,50年間,首次無緣世乒賽男雙獎牌。
相較於優勢明顯的女隊主力層,出征多哈的男隊員身上,沒有一人擁有「三大賽」冠軍頭銜。5金的目標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截至男雙無緣領獎台,國乒一共輸掉了7場比賽,無一例外全是外戰,也就此錯過了,世乒賽包辦5金的計劃。
事實上,中國隊包辦世乒賽5金的成功率並不高。過去6屆賽事中,僅有3屆賽事國乒包辦冠軍,且均為奧運前一年。
▲林詩棟、林高遠22日止步8強。(圖/翻攝自微博,上同)
文中更直指,中國隊的組隊思路跟不上「時代版本」,從奧運項目時期的統治地位,到近十年來,世乒賽的頻繁丟金,與其說是國乒統治力下滑,不如說是國乒的戰略傾斜了。
中國隊男雙方面,小將黃友政初登世界舞台,林高遠則在新的奧運週期裡逐漸隱身,當前的世界排名來到第16位,於是男雙的兩對搭檔,多少有點以老帶新的意味。
▲林昀儒、高承睿保底銅牌。(圖/翻攝自微博,上同)
過去十年,在競爭最激烈的男乒賽場,國乒習慣了「老中青」的陣容結構。除了奧恰洛夫摘得2017年世界盃冠軍,和剛拿到世界盃男單冠軍的雨果,所有的三大賽男單冠軍,均被馬龍和樊振東瓜分。
▲樊振東巴黎奧運奪金。(圖/路透社)
▲中國球王樊振東。(圖/新華社)
換句話說,作為過去十年國乒「硬仗」殺手鐧,無論年輕球員表現如何,「馬龍」和「樊振東」都能守住國乒的基本盤。但來到本屆世乒賽,當國乒這艘大船失去最穩的兩塊「壓艙石」,多少顯得有些風雨飄搖。
文章分析指出,對於當下的國乒,雙打陣容適配度的問題只是技術層面,如何找到能定住球隊軍心的人,更具戰略層面的意義。在某個階段,力爭讓樊振東這樣的球員重返賽場,或許會是一種解決方案。
▲奧運六冠王馬龍。(圖/路透社)
樊振東在巴黎奧運奪冠後,在微博上宣布,退出WTT的所有比賽和國際賽事。當時消息一出,多位世界名將留言力挺樊振東。
樊振東1997年出生於廣州,他在2014年以17歲103天的年紀,成為大陸桌球男單史上最年輕世界冠軍,當年8月,樊振東拿下青奧金牌,直至2018年首次登頂世界第一。樊振東在本屆巴黎奧運拿下金牌後,成為大陸國乒第10位拿下大滿貫及第3位超級全滿貫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