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距離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我所看見的未來》中預言的「2025年7月5日大災難」剩最後一天,該預言稱將發生比日本大地震規模大三倍的海嘯。儘管科學界普遍質疑,但引起日本社會連鎖反應,防災產品銷量增加,離日旅遊增加,但根據日本觀光局數據顯示五月訪日旅客依舊創新高,唯獨香港旅客開始下降明顯受到「末日預言」影響。
綜合陸媒報導指出,因為網路盛傳末日預言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防災品熱銷、離境機票暴漲3倍、單程避難激增,但社會運轉如常。根據陸媒報導,日本國土交通省相關單位與證實這項說法。
部分航空公司悄然減少赴日航班,而離日旅行人數明顯增加。日本各大旅行社數據顯示,6月下旬以來,前往海外避難的預訂量同比激增300%,全日空和日本航空的國際航線機票價格普遍上漲2-3倍,飛往中、韓及東南亞國家的航班幾乎售罄。很多人直言是為躲避7月5日的「末日」,有人甚至只購買了單程票。
陸媒《新浪網》整理資料,赴日旅遊預訂自2025年2月起明顯停滯。中國遊客退訂訂單超30萬份,但未公佈具體百分比。對比同期數據,2025年5月大陸赴日遊客量同比增長44.8%(達78.99萬人次),說明退訂主要集中於擔憂預言的特定群體,非整體市場崩盤。
反倒是香港遊客因預言恐慌,2025年5月赴日人數同比減少10%(僅19萬人次),香港至日本航線削減近10%(如關西、仙台航班取消)。
對比日本政府觀光局6月公佈的數據,2025年5月,訪日外國遊客369.33萬人,較去年同月增長21.5%。其中,創下單月曆史最高,韓國、中國、美國等21個市場也在5月創下新高。
中國遊客新增44%,達78萬人,唯獨香港遊客減少11.2%。但即使訪日的香港旅客數字下跌,香港仍是訪日主要客源地之一,排名第四。
日本觀光局數據顯示,儘管5月上旬有勞動節等假期,但有關日本發生地震的消息在香港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導致訪日的香港旅客數目低於去年同月。今年6月,香港飛關西機場的62個航班已經取消,佔總航班數的近一成。仙台機場5月起,也陸續減班或停飛香港線,預計將持續到10月。
早稻田大學調查顯示僅5%人深信預言,從眾心理卻放大了恐慌。一位知名廣播作家表示5日會帶兒子離開東京。他曾想製作專題節目就預言進行討論,但被電視台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