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考慮,將向各國徵收來的關稅,透過退稅還給美國民眾。(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考慮將徵收關稅所得的一部分,以退稅形式發還給特定收入族群的美國民眾。此構想旨在緩解因關稅導致的物價上漲壓力,並可能兼具刺激經濟與政治宣示雙重效果。不過,專家與立法機構指出,若要推行此類「關稅退稅」,恐需國會通過新法案,且可能進一步推升通膨與財政赤字壓力,引發諸多爭議。
根據美媒《財星》(Fortune),川普日前在白宮受訪時表示,雖然目標是減少國債,但不排除發放退稅支票,不過他並未明確說明收入門檻或退稅金額,「我們收到了非常多的錢,我們正在考慮給某些收入階層的民眾一點小小的退稅。」
美國財政部數據指出,光是2025年上半年,美國政府便因關稅進帳超過100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估計,全年關稅收入可望達到3000億美元。
川普的構想,被認為是對過去數個月以來關稅引發消費者物價壓力的回應。沃爾瑪、福特汽車等部分美國企業,雖一度自行吸收進口成本,但近來已有跡象顯示,關稅成本開始反映在消費價格中。
然而,政策推行的合法性與可行性備受質疑。依照美國憲法,關稅與財政支出權屬於國會所有,若要將關稅收入以退稅形式發給民眾,勢必需要透過國會立法授權。華府智庫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資深經濟學者杜蘭特(Alex Durante)表示,「雖然這事可能性不大,但對這屆政府,我不會排除任何可能。」
根據美媒《CBS News》、《CNBC》,美國國會於7月4日才通過川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其中涵蓋大規模減稅與支出方案,估計未來10年將增加3.4兆美元赤字,卻未納入任何關稅退稅條文。專家警告,若再推行退稅,恐加劇財政壓力。
都會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森伯格(Joseph Rosenberg)認為,若將退稅用來彌補關稅對家庭支出的影響,其性質將與疫情時代為因應失業而發放補助不同,更重要的是,這種退稅行為恐更進一步加劇通膨。他強調,「人們會花掉這筆錢,這會進一步推高物價,擴大通膨效應。」
儘管川普的退稅構想尚無具體細節與立法時程,已有共和黨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表態支持類似構想。不過,專家與部分政策觀察人士普遍認為,與其發放支票,應優先將關稅收入用於償還國債,以免重演疫情時代大規模財政刺激導致的通膨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