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認為,大罷免失敗無疑將再度加深朝野對立 。(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王佩翊/編譯
台灣26日進行的大規模罷免投票全數未通過,日媒《時事通信社》報導稱,台灣此次大罷免的背景是被視為「親中」的國民黨與主張「反中」的民進黨之間的裂痕,而大罷免大失敗讓原本希望藉此打破「朝小野大」僵局的民進黨陷入新的窘況,此次投票恐將加深台灣朝野之間的對立。
《時事通信社》報導,賴清德呼籲全台團結對抗中國大陸威脅,同時也表態支持罷免運動,強調「民進黨會與人民站在一起」。《朝日電視台》報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強烈反彈,批評賴清德此舉是想「讓在野黨消失、實施一黨專政」,直指這場罷免行動是對反對勢力的政治打壓。
報導引述罷免支持者說法稱,由國民黨主導的國防預算刪減行為形同「向中國獨裁政權靠攏」,有民眾痛批其不顧台灣利益。而賴清德早在2月就提出要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3%以上,以強化與美國、特別是川普陣營的防衛合作,並對中國的牽制行為進行反制。如果賴清德政府提案的預算遭刪減或凍結,結果將對中國有利。
罷團24日在台北市中心舉行集會,參與者指控國民黨削弱台灣防衛力量。相對地,隔日國民黨也在同地點舉辦反罷集會,立法院長韓國瑜表示,一旦罷免成功,「恐讓民進黨走向一黨獨大」。
報導直言,中國也在台灣社會分裂之際趁隙介入,國台辦發言人痛批民進黨「用盡各種手段打壓在野黨」,對國民黨明顯站台。而台灣陸委會則警告,中共已赤裸裸干預台灣內政,特別是企圖左右罷免投票走向,對台灣民主構成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