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傳出猛爆性肝炎住院。(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57歲知名主持人沈玉琳,傳出爆性肝炎及腦水腫,29日送往內湖三軍總醫院進行治療,甚至進入加護病房。猛爆性肝炎醫學名稱為「急性肝衰竭」,家醫科醫師也列出造成猛爆性肝炎的5大原因,「不只是跟熬夜覺得累有關」。
根據沈玉琳身邊友人透露,沈玉琳本身就有B型肝炎,29日住院檢查出黃疸指數過高,而引發猛爆性肝炎及腦水腫。家醫科醫師陳敬睿過去就曾列出5項引起猛爆性肝炎的原因。
▲引發「猛爆性肝炎」5個原因。(圖/翻攝臉書/家醫科 陳敬睿醫師)
陳敬睿在臉書粉專《家醫科 陳敬睿醫師》列出5大原因:
1.病毒性肝炎:最常見原因就是「B型肝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約有1%會導致猛爆性肝炎;A型肝炎則有約0.1%的機率;至於C型肝炎則較罕見。
2.藥物誘發:過量服用特定種類藥物,也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其中主要成分為「乙醯胺酚」的鎮痛解熱藥物(俗稱普拿疼)最常見。若未聽醫囑而過量服藥,當毒性代謝物無法被排出,造成大量肝細胞壞死引發肝功能異常。其他如降尿酸藥物,某些治療肺結核藥物也可能誘發肝損傷。
3.亂服草藥、偏方: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中藥和補品,可能因含有肝毒性成分而釀成急性肝衰竭。
4.飲酒過量: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若長期大量喝酒,當身體免疫反應被誘發,大量肝細胞發炎甚至壞死,便會造成急性肝衰竭。
5.代謝異常疾病:例如雷氏症候群、威爾遜氏症、妊娠性脂肪肝等,但並不常見。
陳敬睿提醒,猛爆性肝炎(急性肝衰竭)是高危險、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不一定和長期熬夜太累有關,在台灣有超過60%的急性肝衰竭與B型肝炎感染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