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帶一大坨雨」西奔6天二次登陸 。(圖/翻攝NOAA)
記者許力方/台北報導
第11號「楊柳」颱風昨天(13日)下午登陸台灣,並在3小時內穿越出海,一路上速度快、維持強度,後於深夜減弱為輕度颱風,今天(14日)凌晨0時許再度登陸福建漳浦地區,中央氣象署已經解除台灣本島陸上警報。中國氣象局觀測,登陸時楊柳已經從颱風轉為強熱帶風暴級,近中心最大風速仍有每秒30公尺。
中國氣象觀測,楊柳8月8日生成之後,一路向西於13日以強颱風級(台灣分級:中颱)登陸台灣東部,隨後穿越台灣海峽,在14日凌晨0時許在福建漳浦縣沿海二次登陸,登陸時由颱風級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雖然二次登陸時強度不強,但它體型較小、結構緊密收縮,核心附近能量很高,登陸後還將深入內陸,帶來的風雨影響不可小覷。
「颱風登陸不等於危險解除,未來楊柳還將深入內陸給多省份帶來明顯降雨。」中國天氣氣象分析師孫倩倩認為,楊柳登陸後強度會逐漸減弱,受地面磨擦、海上能量補給減少影響,後續將在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帶來強降雨,並在副熱帶高壓影響下,繼續西行,殘餘環流可能進入貴州消散,也可能進入四川盆地消散。
中國氣象分析,歷史上,受台灣地形阻擋,登陸福建的颱風強度整體不是很強,楊柳也是如此。1949年至2024年,所有登陸福建的颱風中,大約58%是以熱帶風暴或強烈熱帶風暴級別登陸,約35.7%是颱風級別,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加起來不到7%。
▼楊柳體型較小、結構緊密,預估二次登陸後將深入內陸。(圖/NC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