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豐用餐人潮。(示意圖/記者白珈陽攝)
網搜小組/劉維榛報導
說到台灣餐飲界的「神級存在」,鼎泰豐絕對榜上有名。許多離開體系的師傅另起爐灶,自立門戶開店,足跡遍布全台,一名網友卻直言,從未有人能撼動鼎泰豐本尊的地位。文章引發討論,「光是醋瓶身不會黏膩,不會有灰塵,就屌打市場上80%的店家了!」
一名網友在Threads表示,不少師傅離開鼎泰豐後,在各自家鄉創業開店,招牌菜色確實十分相似,但令原PO感到疑惑的是,「都沒有一個成為鼎泰豐的威脅」,好奇背後有什麼原因嗎?
文章一出,不少網友分享親身體驗,「有吃過鼎泰豐師傅出來開的,環境乾淨舒適、小籠湯包味道不錯,但是酸辣湯和小菜不到位,紅油抄手醬料也不太一樣,要全部複製困難」、「我們這邊就有打著是鼎泰豐出來的廚師,賣炒飯要大排隊,炒飯是真的好吃,不過沒賣小籠包」、「吃了一家也是號稱鼎泰豐出來開的排骨蛋炒飯,排骨很好吃,但蛋炒飯超難吃!真的是不容易學到位」、「那些店味道吃起來跟鼎泰豐差不多,但很多店裡空間擁擠,服務態度也不如鼎泰豐,去過幾次後還是去鼎泰豐比較舒服」。
內行人則一針見血指出,鼎泰豐真正難以被複製的並不是料理,而是品牌形象與服務細節,「鼎泰豐不能複製的是品牌形象+服務」、「光是醋瓶身不會黏膩,不會有灰塵,就屌打市場上80%的店家了,這麼基本的整潔度,但市面上有80%的店家無法做到」、「光服務人員就不可能了,英日文都會通」、「鼎泰豐董事長還會當櫃檯領班」、「技術與經營是不同領域的能力」、「楊老闆非常鼓勵員工出來創業喔」、「因為一進門,鼎泰豐給你的服務人員素質、用餐氣氛、品牌價值,這是其他人無法給的」。
▲網友颱風天用餐,意外發現抽號碼台的店員竟是董事長楊紀華。(圖/miss0109888授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日前一名女網友分享,她颱風天去信義新天地A4吃鼎泰豐,發現門口櫃台站了一位有年紀的男服務生,照片可見,對方頭光到發亮,戴著黑框眼鏡,眼神則望向遠方,其實這位服務生身分可是大有來頭,正是董事長楊紀華本尊,他親民形象深植人心。
其實媒體人吳佳晉也曾點出,鼎泰豐之所以能穩坐餐飲龍頭,就像台積電以技術領先全球,把三星甩在後頭一樣,關鍵在於「標準化」。從食材挑選、服務品質到流程管理,全都要求到位。若說一間餐廳能不能好吃,靠的是料理本身;但要走得更高更遠,還得靠軟實力,而鼎泰豐真正的軟實力,就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