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多一動作「塑膠微粒少90%」!專家曝新研究:很多台人會做

▲燒水,茶壺,煮水,滾沸,瓦斯,熱茶,熱水。(圖/翻攝自pixabay)

▲楊世煒表示,只要將水煮沸後,再放涼或過濾,塑膠微粒就能減少90%。(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食安專家楊世煒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發文指出,飲用水受微塑膠污染已成全球關注議題。研究顯示,一瓶500毫升瓶裝水可能含有多達10萬顆微塑膠顆粒,其中許多為奈米級,甚至連自來水在多國檢測中也發現含有微塑膠,因此已有先進國家立法要求監測其濃度。值得注意的是,學界指出亞洲與非洲地區,自來水攝入微塑膠的情況最為嚴重。

他進一步表示,科學證據顯示微塑膠顆粒能穿越腸胃道進入血液循環,並流向各種器官。近期研究更發現,人類血液、胎盤、母乳、肺部、甚至大腦與精液中都可檢測到微塑膠。相關健康風險包括氧化壓力、基因毒性、慢性發炎、細胞壞死與凋亡,可能導致組織受損、纖維化甚至癌變,同時也會影響腸道菌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如何自保?楊世煒表示,其實動作很簡單、很多台灣家庭都會做。他引用中國廣州醫科大學研究指出,只需將水煮沸即可顯著降低水中微塑膠含量。實驗證明,經煮沸再放涼或過濾,最多能去除90%的微塑膠顆粒。

楊世煒說明,尤其在水質硬度高的地區,煮沸的效果更佳,硬度數值越高,去除比例越大,台灣北部水質硬度約在100,南部甚至達200,理論上去除效率相對較好。

楊世煒解釋,原理在於水加熱過程中會形成碳酸鈣結晶,並在沉澱時將微塑膠緊緊吸附成顆粒,一併沉入鍋底成為常見的白色水垢。此時若加以過濾,就能有效去除微塑膠;即便未過濾,多數微塑膠也會被沉積在鍋垢裡。因此,單純「煮開水」這個日常習慣,就能顯著減少人體攝入的微塑膠。

08/16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40 1 7085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令人羨慕的愛情】每天等女友下樓都像開驚喜包

【令人羨慕的愛情】每天等女友下樓都像開驚喜包

【小朋友上樓梯?】鼠鼠誤闖手扶梯陷入無限迴圈!

【小朋友上樓梯?】鼠鼠誤闖手扶梯陷入無限迴圈!

【下次不敢惹】李珠珢、南珉貞騎軍旗被制止下跪道歉

【下次不敢惹】李珠珢、南珉貞騎軍旗被制止下跪道歉

【放天燈1動作遭檢舉罰萬元】旅遊YTR重回十分老街背景全是違法者

【放天燈1動作遭檢舉罰萬元】旅遊YTR重回十分老街背景全是違法者

【全場最賺的娃】李多慧溫柔抱小粉絲看球 媽媽超嗨:兒子人生高光時刻

【全場最賺的娃】李多慧溫柔抱小粉絲看球 媽媽超嗨:兒子人生高光時刻

熱門新聞 生活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