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部隊少年班」培養SOP曝 專挑14至18歲…他坦言:因為易洗腦

▲731部隊少年班隊員。(圖/翻攝自微博)

▲731部隊少年班隊員。(圖/翻攝自微博)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日軍在二戰期間,派出第七三一部隊(簡稱731部隊)在中國,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飲水淨化為名,實則進行殘酷的活體實驗,受害者包含中國人、朝鮮人、蘇聯人等多國戰俘。中國官媒《央視新聞》2日再添731部隊的鐵證,內容包含日軍如何培養731部隊的少年班,作為未來實驗人力。

據《央視新聞》報導,侵華日軍731部隊少年班,也被稱為「少年技術見習隊」,是該部隊為補充人力、培養細菌戰後備力量,而組建的青少年團體,成員來自日本國內,年齡在14至18歲之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哈爾濱市侵華日軍細菌與毒氣戰史研究會副秘書長金士成表示,從1937年到1945年,總共有6期少年班,成員230多人,731部隊到日本陸軍軍醫學校進行召集,以求學的名義讓他們來上學,到哈爾濱進行工作實踐。

▲731部隊少年班隊員。(圖/翻攝自微博)

▲731部隊少年班隊員須永鬼久太。(圖/翻攝自微博)

少年班原隊員須永鬼久太回憶道,1943年4月被招募到731部隊少年班,他曾參與製作陶瓷細菌炸彈,「陶瓷細菌炸彈有180公分甚至2公尺高,裡面裝有鼠疫跳蚤等媒介物,如果是鐵製炸彈,炸碎時產生的熱量,就會把跳蚤燒死,陶製的炸彈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另一名731部隊少年班隊員的長沼久夫表示,自己也是在1943年4月進入少年班,他曾見過被稱為「馬路大」的關押者,並被帶去參觀解剖室,「當時好像是在切割頭蓋骨,看到後我就出去了。」

「馬路大」在日文中的本意是原木、木材材料。但在731部隊中,是指被日軍抓來進行實驗的活人。

▲少年班訓練畫面。(圖/翻攝自微博)

▲少年班訓練畫面。(圖/翻攝自微博)

研究人員表示,日軍選擇招募14至18歲的日本少年進入731部隊少年班,是因為他們世界觀尚未成型,容易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和塑造,從而成為忠誠,且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細菌戰執行者。

少年班隊員抵達哈爾濱後,首先要接受數月的集中訓練。訓練不僅是學習細菌學知識,更是一場嚴酷的精神馴化,目的是讓他們接受將活人視為實驗材料的「非人化」觀念。訓練結束後,他們會被分配到各班組,直接或間接參與部隊的各項實驗活動。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七三一問題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宮文婧介紹,一開始少年班隊員只是看,或者是做一些清潔、收拾、整理等輔助工作。慢慢地,也會讓他們上手,少年班隊員從一個旁觀者到操作者,甚至到最後是細菌戰犯罪的執行者。

日軍在二戰失敗後,731部隊隊長石井四郎在撤退前發布嚴令,要求所有隊員不得向外界承認部隊身份,禁止部隊成員之間相互聯絡,不得擔任公職。

▲731部隊少年班戰後回國成立「房友會」。(圖/翻攝自微博)

▲731部隊少年班戰後回國成立「房友會」。(圖/翻攝自微博)

長沼久夫表示,當時部隊代號改為25202,並要他們把身分證明都燒了,「我沒燒,因為這是很重要的東西,所以我把它折成兩半,藏在背包裡帶回來了。」

日軍戰敗潰逃回國後,731部隊大致分成兩個群體,一個是上層的核心群體,即將佐、博士群體,這些人在戰後利用在731部隊的成果,成為日本學界、醫界的核心力量;另一個是下層群體、少年兵,他們回到日本後,多從事一些體力勞動,他們透過戰友會組織保持聯繫。

金士成介紹,他們在1958年成立了「房友會」。石井四郎、北野政次都參加了「房友會」的成立大會,也刊發了內部刊物「房友雜誌」,裡面刊載了大量的少年兵成員戰後回憶,「戰後731部隊處於一種形散,而神不散的狀態,這是他們在日本的二次集結,繼續掩蓋罪行,拒絕反思和懺悔。」

金士成最後表示,少年班的存在與成立,是與731部隊一直同步進行的,也證明了,日本將細菌戰計劃,作為一項長期的計劃,進行推進和實施。

09/02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80 2 4982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Cardi B遭記者無禮提問 爆氣丟筆:請尊重女人!

Cardi B遭記者無禮提問 爆氣丟筆:請尊重女人!

【幫妳斷捨離】橘貓掀翻衣櫥!媽無奈:很亂也不用這樣QQ

【幫妳斷捨離】橘貓掀翻衣櫥!媽無奈:很亂也不用這樣QQ

【女師好心勸回家】國中妹竟回「求我啊」還當場指著她嗆!

【女師好心勸回家】國中妹竟回「求我啊」還當場指著她嗆!

【身體密碼】4步驟就能讓女生往後躺!?

【身體密碼】4步驟就能讓女生往後躺!?

【柱柱姐赴中閱兵】洪秀柱現身天安門城樓 觀禮陸九三閱兵畫面曝

【柱柱姐赴中閱兵】洪秀柱現身天安門城樓 觀禮陸九三閱兵畫面曝

熱門新聞 大陸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