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海軍LY-1艦載激光(雷射)武器。(圖/翻攝央視,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九三閱兵」中出現不少新式裝備,其中,配屬在艦載防空武器方隊的LY-1艦載激光(雷射,下同)武器首次亮相,引起外界關注。據悉,這款雷射武器專門針對海上無人裝備的突襲,能避免艦載火控雷達鎖定目標後與傳統防空武器開火的時間差,實現「瞄準即鎖定、開火即命中」的攔截效果。
《環球時報》報導,此次受閱的四型艦載防空武器裝備分別是HHQ-9C、HQ-16C、近程防空系統和LY-1艦載激光武器,這四型艦載防空武器裝備構成遠近銜接,立體對空防禦體系。其中,首次亮相的艦載激光武器具有精準毀傷,持續打擊的突出優勢,成為打造海戰攻防新規則的「光之利刃」。
大陸研發雷射武器並用於艦艇上早有曝光,大陸軍方2024年便曾釋出071型兩棲登陸艦「思明山」號在B炮位安裝300千瓦級雷射炮,模組化設計,可隱藏於甲板下,交戰時快速升起,甚至可攔截導彈等傳統武器襲擊。從技術原理分析,艦載高能激光武器通常具備數十到上百千瓦的功率水平。低功率版本可用於致盲或干擾敵方光學設備,高功率版本則具備摧毀無人機、小型艦艇或低空飛行導彈的能力。
大陸軍事專家張學峰表示,首次亮相的艦載激光武器LY-1堪有足夠的空間放置能量單元,代表其功率可以更大,不僅能攔截海上無人裝備的來襲,「甚至還可以用於攔截反艦導彈,而且它的單次攔截成本可以很低。」
張學峰強調,「艦載激光武器,可以對敵方武器裝備的光學傳感器實現有效毀傷,它的出現真正改變了海上作戰規則。」
相較於大陸持續在反制無人系統上下功夫,美海軍普雷貝爾號驅逐艦(USS Preble,舷號DDG-88) 在2025年便曾使用搭載的60千瓦級HELIOS系統首次在日本海域擊落無人機靶機。該套系統兼具硬殺傷(摧毀目標)和軟殺傷(致盲傳感器)功能。
此外,美國海軍另部署8套1萬瓦級「奧丁」系統,專攻光電干擾,後續或將整合至HELIOS體系,至於全球軍事強權也都紛紛投入雷射武器的佈局,以色列將「鐵束」系統結合「鐵穹」導彈防禦網,形成分層攔截;日本投入3.7億美元研發雷射-微波混合防禦系統,應對無人機群突襲;沙烏地阿拉伯則是向大陸採購LW-60系統,替換部分「愛國者」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