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系列新成員,東風-26D「關島殺手」速度再次升級 。(圖/翻攝 央視)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在此次高超聲速導彈方隊中,鷹擊-21、東風-17、東風-26D三型導彈集中受閱,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其中,東風-26導彈的最新改良型號東風-26D導彈「首次」在閱兵式上亮相,被外媒號稱升級版「關島殺手」。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評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指出,「發展這麼多先進軍事裝備,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打擊對手節點的武器裝備,通過這種『點穴戰」,速戰速決,讓對方快速失去戰鬥力、保障力,也是這次為何展示這麼多武器裝備的集中考慮。」
《央視》當天解說,「高超音速導彈方隊中,受閱的鷹擊-21、東風-17,東風-26D導彈,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命中精度高,是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的新型殺手鐧。」
資料顯示,東風26-D的彈頭為高超聲速彈頭,攔截難度加大,從中程彈道導彈變為戰略性武器。高超聲速是指物體的飛行速度超過5倍聲速,也就是大於等於每小時6125公里,舉例從北極飛到南極不到3個半小時。目前,高超聲速技術是航空航天領域的前沿方向,俄羅斯、美國等國家都投入大量人力、資金研究,在該領域中國處於領先水平。
宋忠平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分析,「東風-26D不只是打擊固定目標,還可以打擊慢速移動目標,打擊慢速移動目標什麼概念?打擊對方的大型水面艦艇。」
大陸軍事專家傅前哨指出,東風-26D導彈體並不大,但射程非常遠是高參數、可機動,難以對其進行攔截。之前東風-26是中程彈道導彈,此次閱兵展示升級版東風-26D標的是中遠程彈道導彈,通過採用新的乘波體彈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水漂式彈頭),大幅提升射程和機動能力。
「發展這麼多先進軍事裝備,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打擊對手節點的武器裝備,通過這種『點穴戰」,速戰速決,讓對方快速失去戰鬥力、保障力,也是這次為何展示這麼多武器裝備的集中考慮。」宋忠平指出。
▲高超聲速導彈方隊接受檢閱。(圖/翻攝 新華社)
鷹擊-21(YJ-21)是大陸首款公開的艦載高超聲速反艦導彈,據外界推測射程超過1000公里,飛行速度可達6至10馬赫,能在中段進行高超機動,突破現有的區域防空系統,被譽為「航母殺手」。它最早於2022年首次在大陸軍演畫面中曝光,2023年上海航展上則以實物模型形式對外展示。
東風-17(DF-17)搭載可機動變軌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HGV),最大射程約1800至2500公里,速度可達5至10馬赫。其彈頭能在高空與大氣層邊緣自由機動,大幅提升突防能力。東風-17首次公開亮相是在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成為大陸展示高超聲速武器的重要標誌。
東風-26D(DF-26D),東風-26導彈的最新改良型號東風-26D導彈首次在閱兵式上亮相,被外媒號稱升級版「關島殺手」東風-26系列原本是中遠程彈道導彈,具備對陸、對海雙重打擊能力。其中「26D」被視為專門優化反艦用途的改進型,射程達3000至4000公里,號稱「航母殺手」的升級版。它能搭載高超聲速彈頭或精確制導彈頭,具備全天候、多方向快速打擊能力。
三型導彈同時出現在受閱方隊,大陸已經形成「中程—遠程—艦載」多維度的高超聲速打擊體系,對外展示出戰略威懾與遠海作戰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