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向最高法院提出緊急申請,要求維持對近50億美元國會核准外國援助資金的凍結狀態。這場法律攻防焦點在於,川普上月援引一項爭議性權限,決定不動用這筆經費,而這項權限「口袋撤銷」(pocket rescission)已近半世紀未有總統動用。
據《美聯社》報導,根據法院文件,川普於8月28日致函國會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明確表示將不執行49億美元的外援撥款,藉由「口袋撤銷」程序,繞過正常立法流程減少預算。所謂口袋撤銷是指總統在會計年度結束前,向國會提出不執行特定預算的請求,因時間過於接近年度結束,國會無法在法定45天內處理,導致資金自動作廢。
聯邦地方法官阿米爾・阿里(Amir Ali)日前裁定,川普政府此舉很可能違法。他強調,依照現行法律,撤銷預算必須經國會同意,單憑總統發函通知並無法成立,「法律明確規定,必須國會行動,總統僅能提出特別訊息,無法單方面撤銷原先撥款。」
儘管如此,白宮仍上訴至最高法院,表示地方法院的禁令「不合法,造成不必要的緊急狀態與行政、立法兩權衝突」。政府律師強調,法院應立即暫停該判決。另一方面,提告的公益團體則反駁,指出資金凍結反而違反聯邦法律,甚至導致多項海外救命計畫被迫中斷。
該案已在聯邦法院纏訟多時。去年8月,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曾撤銷阿里的部分禁令,但未駁回整起訴訟。川普發出撤銷通知後,原告再度回到地方法院,阿里法官隨後頒布新的限制令,成為目前爭議核心。
司法部律師亦向法官表示,尚有65億美元原本遭凍結的援助資金,預計會在本財政年度9月30日前全數動用。阿里法官坦言,這起案件牽涉重大法律與實務意義,尤其是行政部門拒絕執行國會撥款時,是否存在司法審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