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發生梅花鹿遭犬襲的事件。(圖/翻攝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臉書)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高雄傳出野生梅花鹿遭數十隻流浪犬撕咬致死,再度凸顯遊蕩犬隻對生態與公共安全的嚴重威脅。專家警告,狂犬病疫情正逐步北移,甚至連白鼻心都出現零星感染個案,顯示病毒已不再侷限於特定物種。動保團體與立委呼籲,農業部應正視全台約14萬隻流浪犬的控管問題,否則生態、公共安全及人類健康都將面臨更大風險。
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獸醫師蕭舜庭指出,過去狂犬病案例主要集中於濁水溪以南與大安溪間區域,但苗栗近兩年已出現鼬獾感染個案,疫情正向北擴散,且白鼻心也陸續傳出感染,顯示病毒已跨物種傳播。他警告,遊蕩犬貓經常進入山林與野生動物接觸,若成為病毒宿主,再回到人類活動範圍,便可能成為狂犬病跨物種傳染的橋梁。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遊蕩犬隻的威脅也波及石虎等珍稀物種。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統計,2019至2025年間追蹤的37隻野放石虎,有近三成因犬隻攻擊死亡,比例甚至高於路殺。
農業部表示,目前全台估計約有14萬隻流浪犬,已要求地方政府加強管理,並將具攻擊性犬隻捕捉移除,不再回置原地。立委與動保團體則進一步呼籲,政府應建立系統性政策,正視人道移除及安樂死機制,而非單靠收容,唯有同時保障犬貓與生態安全,才能避免悲劇一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