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台北地院日前裁定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以7000萬交保,高院則在12日撤銷交保裁定發回更裁,再次引發社會大眾關注。媒體人吳子嘉認為,以他個人主觀的觀點看來,台北地院大概率會維持原來的裁量,但北檢不會接受,所以北檢會繼續抗告。
▲吳子嘉認為台北地院會維持原來的裁量,但檢方會繼續抗告。(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
台北地院5日裁准柯文哲、應曉薇交保,高院12日撤銷發回更裁,理由是北院合議庭交保裁定判斷有無勾串之虞的對象,為何僅限京華城案貪汙情節,沒包括政治獻金案公益侵占、背信案情的證人,且北院今年7月21日裁定柯文哲、應曉薇第3度延押,理由包括尚有部分證人待出庭作證、不排除有勾串滅證之虞,為何延押僅1個月,就認為勾串滅證可能性已大幅降低,「實難謂無前後矛盾及理由欠備之不當」。
媒體人吳子嘉12日在網路直播節目《董事長開講》中提到,在高院的裁判文下來之後,北院15日開庭,他以個人主觀及律師的客觀判斷來看,北院的法官大概率會維持原來的裁量,也就是7000萬元交保,但北檢不會接受,所以北檢會繼續抗告。
另外,吳子嘉也在節目中提醒一件事,柯文哲的媽媽、妹妹柯美蘭都曾對外發言,例如柯媽媽質疑檢調查不到證據,卻一直將人關著;柯美蘭抱怨「良心何在」,質疑「上面的人被汙染,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只覺得委屈是必然的」,這是對司法很嚴重的攻擊。
吳子嘉認為,柯文哲是當事人,由他來說可以視為一種訴訟上的攻防,但由其他人來說,任何情緒化的發言都無法幫到忙,甚至可能會影響訴訟上的攻防,就像柯美蘭質疑「上面的人被汙染」,但是否有證據,沒有任何證據就直接攻擊,其實對柯是不好的,所以從法律上的訴訟來講,還是要以訴訟本質上的攻防來互相攻擊跟防守,可能會比較好一點。
● 《東森新媒體ETtoday》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