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加速高齡化,許多年長者偏好在家中受照護。(示意圖/CFP)
記者曾羿翔/綜合報導
隨著日本人口加速高齡化,許多年長者偏好在家中被照護,而不願進入養老機構。然而,若只以長者的意願為唯一考量,往往可能對家庭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日本一位80歲的父親(化名吉岡茂)因年紀大行動不便,跌倒後需持續照護。他的55歲長女明子原建議父親入住養老院,因為自己同時要工作,長期照護對她而言漸感吃力。但吉岡堅持「不能拋下家人」,拒絕離開家中接受機構照護,沒想到卻讓女兒倒下。
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吉岡茂月領約17萬日圓退休年金(約新台幣3.3萬元),明子基於孝心與愧疚,決定自己在家照顧父親。照護初期,明子曾請帶薪假期來平衡工作與照顧父親之間的關係。但隨著時間推移,她遭遇嚴重睡眠不足和情緒壓力,身體與精神逐漸崩潰。雖曾提議聘請居家照護幫手或使用日間照護中心,均被父親拒絕,因父親害怕或不願被他人照顧。
一年後,明子終於因為過度負荷而住院,最終不得不辭職。離職後,她暫時回家全心照顧父親,但生活幾乎與外界隔絕,儲蓄一點一點耗盡,心理狀態惡化。某晚,在被父親責備「你的存在就是為照顧父親」時,她留下紙條寫道:「我已經無法繼續了,其餘請你自己處理。」隔天離家。
吉岡發現女兒離去及紙條後,才深刻意識到自己過度堅持的決定對女兒造成巨大壓力與傷害。他最終同意進入養老院接受專業照護。進住後,他的生活被較細心地照管,精神與情緒狀況穩定下來,有時還能露出笑容。明子則透過失業給付與兼職工作慢慢恢復身體與心理健康,逐步重建生活與工作節奏。
專家評論指出,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罕見,若家庭完全依靠子女照護長者,而長者或家庭成員拒絕外部協助,不僅會影響長者的生活品質,也可能造成子女的身心健康嚴重受損。適度使用專業照護服務(養老院、日間照護中心、居家照護幫手等)既能維護長者尊嚴,也能分攤家庭壓力,避免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