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中心/台北報導
中國官媒《央視新聞》22日報導,中國海軍於近期在新型彈射型航母「福建艦」上,成功完成殲-15T、殲-35與空警-600三型艦載機的首次彈射起飛與阻攔着艦訓練。這是解放軍首次在彈射型航母上實現多型號先進艦載機同步適配電磁彈射與阻攔系統的公開驗證。
中國海軍表示,經過多次試驗與訓練,多名飛行員分別駕駛上述三型艦載機順利完成起降,充分驗證了中國自主研製的電磁彈射與阻攔系統與不同機型之間的適配性。福建艦目前已初步具備全甲板編載能力,為未來更多型號艦載機融入航母作戰體系奠定基礎。
央媒旗下公眾號「玉淵譚天」在相關文章與公開影片中指出,電磁彈射技術可讓戰機「滿油滿彈」起飛,從冷啟動到準備就緒時間約為15分鐘。該報導強調本次公開影像有三大看點:一是福建艦的打擊範圍可覆蓋第二島鏈;二是彈射型航母可搭載更多機型,提升體系化作戰能力;三是新增航母將顯著增加對區域局勢的影響力。
中國航空學會艦載機分會總幹事、海軍航空大學教授韓維則指出,本次試驗訓練的成功,是艦載機與航母核心技術的「雙向賦能」。他認為,這將推動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實現「代際跨越」,並為遠海作戰任務提供關鍵支撐,促進中國海軍從「近海防禦」向「遠海防衛」的戰略轉型。
綜合相關報導,在「福建艦」成功彈射的三款機型,基本性能如下:
殲-15T:為單座、重型艦載戰鬥機,被描述為航母編隊的核心武器裝備。為適應彈射起飛,殲-15T對起落架進行強化,具備滿油滿彈起飛能力,據稱可延展作戰半徑與載彈量,強化對海、對陸打擊能力。
殲-35:被稱為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主要承擔航母編隊爭奪制空權的任務。韓維形容其如「一把隱身的尖刀」,是推動編隊空中優勢的重要裝備。
空警-600:中國首型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可執行預警探測、指揮引導、目標指示與作戰協同等任務,被譽為航母編隊的「海空司令部」。韓維指出,空警-600上艦成功將重塑遠海預警指揮鏈路,顯著拓展預警與空域監視範圍,使航母編隊對海域的控制由階段性出現轉為持續性掌控,並推動空防圈與打擊圈向外延伸。
韓維進一步說明,隨着更多機型登艦運用,航母編隊內部的體系協同將顯著提升:空警-600發現並指示目標後,可直接引導殲-35執行攔截、指令殲-15T進行攻擊,並由殲-15D等機型提供掩護支援,形成從偵測、指揮到打擊的閉環作戰能力。
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強調,此次試訓不僅驗證了電磁彈射與阻攔技術的實用性,也標誌着中國航母編隊在彈射起降體系、多機型協同與遠海作戰能力上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