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鏟子英雄」遺忘的家!災民怒吼:官員只會來打卡

記者許靖騏、劉邠如/花蓮報導

花蓮光復鄉發生史上空前巨災,因堰塞湖溢流,造成宛如「內陸海嘯」的情景在光復鄉上演!而在災情慘重的大同村,則有年輕人返鄉清理家園時感嘆,雖然「鏟子超人」媒體瘋狂報導,但在他們家卻還是缺乏人幫忙,連官員也是常常來了「拍了照就走」,感覺把災民當成打卡景點!

▲潘先生感嘆,官員都只是打卡後就閃人,住家淤泥根本沒人來幫忙清 。(圖/記者劉邠如攝)

▲潘先生感嘆,官員都只是打卡後就閃人,住家淤泥根本沒人來幫忙清 。(圖/記者劉邠如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74歲的卓金妹阿嬤,從年輕時在花蓮光復大同村出生,雖遠嫁台東,但在先生過世後,也選擇回到家鄉,她自認這是「落葉歸根」,但卻沒想到,會碰到此生從沒碰過的大洪水。


但不捨母親老家被毀,卓金妹的兒子潘先生,也遠從北部返回老家,協助母親打掃,但面對乾涸後堅硬如石的巨大泥堆,也是束手無策,連續工作多日,他癱坐在車上一臉無奈。

▲卓阿嬤的家一樓迄今仍是宛如第一天災難過後的場景,等不到重機具來幫忙 。(圖/記者劉邠如攝)

▲卓阿嬤的家一樓迄今仍是宛如第一天災難過後的場景,等不到重機具來幫忙 。(圖/記者劉邠如攝)


潘先生感嘆,自己是特意請假回家返回老家幫忙,但沒想到狀況比自己想像的更惡劣,爛泥乾涸後更是難靠純人力清運,大型家具「鑲死」在泥堆中,更是讓人無從打掃起,但如果沒有調度重機具的資源,就只能仰賴政府幫忙。


潘先生說「縣府應該起碼要有窗口可供聯絡,或者是說明清楚,是否以馬路還是巷道哪裡作為分界,來優先做清理,或是住家是否是居民自行處理。」


他會有這樣的感慨,恐怕也是因為雖然媒體報導愛心者眾「鏟子超人」從光復車站蜂擁而至光復,但鄉內近乎癱瘓的交通,讓愛心人手多聚集光復車站周圍,距離稍遠一點的巷弄,志工未必容易抵達。鄰近附近有些住家,也掛起「我需要志工幫忙」的求助標語!


以記者觀察,有時候一條同是爛泥的巷弄內,常常是幾戶人家,不同樣情。有時是幾家住宅是志工多到爆表「人滿為患」,但有些住宅卻是「乏人關心」,只見屋主和親人默默打掃,人力資源分配嚴重不均。


潘先生更感嘆,近日也見許多政府單位的人來拍照,但經過也就是拍照「打個卡」、「來拍個照就走了」,讓等不到援手的災民無比心酸,只覺得住家像是變了官員打卡景點,但照拍完了,人也閃了,家裡的淤泥還是一樣厚,災後復原仍感覺,遙遙無期。

▲有些居民等不到志工,貼出字條請求幫忙 。(圖/記者劉邠如攝)

▲有些居民等不到志工,貼出字條請求幫忙 。(圖/記者劉邠如攝)

 

09/27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328 1 7395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台灣最美風景是人】台鐵到站列車長廣播致謝鏟子英雄!

【台灣最美風景是人】台鐵到站列車長廣播致謝鏟子英雄!

光復車站前現大群義工人龍!手拿救災工具奔往災區

光復車站前現大群義工人龍!手拿救災工具奔往災區

【四大鍋開煮】「花蓮義煮團」狂煮4000便當! 24H提供熱食、捐食材電話不停湧入

【四大鍋開煮】「花蓮義煮團」狂煮4000便當! 24H提供熱食、捐食材電話不停湧入

舒淇奪釜山影展最佳導演! 甜謝馮德倫:娶了不常在家的女人

舒淇奪釜山影展最佳導演! 甜謝馮德倫:娶了不常在家的女人

【只剩1顆頭求生】軍人妻抱3子泡水5hrs!1歲娃躲衣櫃全身泥漿

【只剩1顆頭求生】軍人妻抱3子泡水5hrs!1歲娃躲衣櫃全身泥漿

熱門新聞 社會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