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河岸!馬太鞍溪恐形成「第二個堰塞湖」 V形缺口持續下切

▲馬太鞍溪下游河道淤積嚴重,仍可能發生溢流情況。(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下游河道淤積嚴重,仍可能發生溢流情況。(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已過去5天,最新監測顯示壩體出現明顯的V形缺口,整體結構仍處於不穩定狀態。原先高達9100萬噸的蓄水量,如今僅剩約700萬噸,蓄水量僅剩約7.7%,水位也從1139公尺降至1025公尺。專家警告,若周邊鬆軟地質再度崩塌,可能形成新的堵水點,導致第二個堰塞湖形成,而下游河道也已嚴重淤積,無路可走的河水可能從堤防缺口流出,再次威脅下游居民。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27日公布最新空拍影像顯示,儘管堰塞湖已經開始溢流,但壩體結構仍持續下切,尚未脫離危險。林業署指出,空勤總隊直升機空勘初判,壩頂高度已降至86公尺,估算水位為1025公尺、面積約15.5公頃、蓄水量約700萬噸,僅為原本蓄水量的7.7%。雖然27日空拍影像所見,水位與湖面面積無明顯變化,但壩體下切仍持續進行,湖水持續從V形溢流口沖刷壩體,顯示整體結構仍處於不穩定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空拍最新畫面估計,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1025公尺,面積15.5公頃,蓄水量700萬噸。(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根據空拍最新畫面估計,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1025公尺,面積15.5公頃,蓄水量700萬噸。(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V形溢流口不斷向下侵蝕壩體,最低處與壩頂的落差從24日的79公尺,擴大至25日的113公尺,26日再擴大至114公尺。堰塞湖面積已明顯縮減至15.5公頃,壩體砂石量比高峰時減少約40%。

雖然當地目前天氣放晴,無短期大規模降雨威脅,但由於集水區仍有持續水流匯入,壩體結構又顯脆弱,如果未來再有降雨或餘震,仍可能導致壩體再次崩塌,形成新的堰塞湖,進一步引發溢流或潰壩風險。

林業署提醒,雖然目前蓄水量已明顯降低,但因河道淤積情況嚴重,不排除部分區域仍可能出現水流改道甚至淹水情況,馬太鞍溪下游地區民眾近期須遠離河道。至於是否降級或解除紅色警戒,仍需視殘餘壩體的穩定性、溢流水量與河道排水能力進行綜合研判,不會貿然決定。

09/26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62 3 5965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台灣最美風景是人】台鐵到站列車長廣播致謝鏟子英雄!

【台灣最美風景是人】台鐵到站列車長廣播致謝鏟子英雄!

光復車站前現大群義工人龍!手拿救災工具奔往災區

光復車站前現大群義工人龍!手拿救災工具奔往災區

【四大鍋開煮】「花蓮義煮團」狂煮4000便當! 24H提供熱食、捐食材電話不停湧入

【四大鍋開煮】「花蓮義煮團」狂煮4000便當! 24H提供熱食、捐食材電話不停湧入

舒淇奪釜山影展最佳導演! 甜謝馮德倫:娶了不常在家的女人

舒淇奪釜山影展最佳導演! 甜謝馮德倫:娶了不常在家的女人

【只剩1顆頭求生】軍人妻抱3子泡水5hrs!1歲娃躲衣櫃全身泥漿

【只剩1顆頭求生】軍人妻抱3子泡水5hrs!1歲娃躲衣櫃全身泥漿

熱門新聞 生活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