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3D實價登錄,截至114年度已完成6萬戶模型建置。(圖/臺中市政府地政局提供,下同)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掌握房市脈動除了看建案行情,最精準的指標就是「基準地」。臺中市設置多達446點基準地,數量全國最多,猶如房市的「地價監測站」,定期查估成果不僅作為公告地價與課稅依據,也能反映市場趨勢。市府更進一步結合158PLUS空間資訊網,讓專業數據視覺化,提升資訊透明度。
在此基礎上,臺中市政府地政局率全國之先,推出「3D實價登錄」查詢功能,截至114年度已完成約6萬戶建物3D模型建置,數量全國第一。透過立體模型,民眾能清楚看到同棟大樓不同樓層的成交價差,價格以紅、綠、黃等色彩顯示,資訊簡單直觀,真正做到「房價一目了然」。
地政局指出,過去實價登錄常因大樓、公寓的資訊重疊而難以判讀,為解決此問題,市府研發「六參數轉換」、「AI向量插值」等程式,將不同坐標系統與建物測量檔整合,成功建置三維空間的實價登錄地圖。民眾只要透過158PLUS空間資訊網,就能快速掌握各戶別的價格、位置、方位與面積,操作方式直覺易懂。
此外,平台還提供「日照模擬」、「景觀穿透」、「建物斷層掃描」等加值功能,過去難以量化的房市因素,如日照權、景觀優劣,現在都能透過模擬一目了然。
▲3D實價登錄查詢功能,價格差異以紅、綠、黃等顏色球體標示。(圖/翻攝自158PLUS空間資訊網)
市府統計,158PLUS空間資訊網至今已累積超過2,234萬人次使用,顯示民眾對透明房市資訊需求殷切。未來,市府還將持續擴充資料庫,規劃結合建物管線、交通與公共設施,逐步打造全3D智慧國土,讓市民更輕鬆掌握房地產全貌。
地政局劉副局長表示,臺中市3D實價登錄的推出,不僅讓購屋者能更快判斷行情,業者也能更準確掌握市場,進一步提升交易透明度與信任感。他強調,「價格資訊不再平面難懂,而是能透過立體視覺化方式呈現,貼近市民真實需求。」
(臺中市政府地政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