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市10月1日起加強不透明垃圾袋破袋檢查,落實垃圾分類。(圖/南投市公所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南投縣無自有焚化爐,垃圾處理都須仰賴外縣市協助;縣政府指出,因垃圾分類工作未盡確實,今年已慘遭3次勸導和4次退運,故與南投市公所合作,10月1日起啟動「加強不透明垃圾袋破袋檢查」,提醒民眾盡量使用透明塑膠袋,並強化垃圾分類的觀念與行動。
縣府環保局30日辦理記者會說明,局長李易書指出,清潔隊員在執勤時會針對不透明垃圾袋的民眾隨機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沒有確實分類,將會請民眾在現場做好垃圾分類,並在現場進行宣導,輔導民眾如何正確分類;包括南投市長張嘉哲、縣議員張婉慈及各民意代表助理都到場支持,也肯定縣府的做法。
▲南投縣環保局長李易書說明相關政策。(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縣府環保局長李易書表示,該縣垃圾運至外縣市焚化爐時,進場前的抽檢若發現夾雜過量的寶特瓶、玻璃、金屬等資源回收物,將導致整車垃圾被焚化廠判定為不合格,最嚴重的後果就是當場「拒收退運」;為讓垃圾分類與環保成效更落實,今年先以南投市為不透明垃圾袋破袋檢查的推動示範區,初期仍以勸導方式為主,以達到垃圾減量、資源循環利用及減少清潔隊受傷與保障執勤安全等3個目標。
張嘉哲表示,該市率先響應縣府政策,也需要全體市民的合作,收集垃圾時盡量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垃圾袋,即起日常倒垃圾時若使用黑色垃圾袋、麵粉袋或飼料袋等不透明袋,將加強破袋稽查,並加強垃圾分類、做好資源回收,並採「不退收、不處罰」、循序漸進推動,若屢勸不聽、不願配合者,才會依法開罰,協助市民逐步熟悉並配合新制度。
▲▼南投市公所呼籲民眾配合落實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圖/南投市公所提供)
市公所說明,除目前開辦的定點收運垃圾,該市自10月1日起至明年3月底,也開始試辦每周一、五的資源回收只收玻璃與紙類,一來避免易碎的玻璃與其他資收物混雜,降低民眾及清潔隊員割傷風險,另紙類若經拆解、壓縮與堆疊,不僅節省家庭收納空間,也能增加回收車載運量,減少車輛因滿載頻繁往返傾倒的情況,進一步提升回收效率。
市公所也提供三項小技巧:一、建議準備2至3個袋子,分裝玻璃、紙類及其他資收物;二、紙杯、紙餐盒等紙容器應堆疊後回收,紙盒及紙箱則建議拆開壓平;三、裝玻璃的袋子需特別小心,避免破袋造成危險;若市民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南投市清潔隊專線(049-2233374)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