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臨時土堤建設進度曝光,第一階段將在4日完工。(圖/水利署)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造成18人死亡、6人失聯,泥水也將溪岸的堤防沖毀。水利署3日表示,明日(4日)可以完成第一階段3公尺高的土堤建構,屆時除非遇上豪雨,水流將不會再流進光復鄉,後續第二階段則會再加高2公尺,同時也會強化土堤的防水效果,預計11日可以完成。
針對馬太鞍溪沿岸的臨時土堤建設,水利署長林元鵬3日表示,土堤建設進度良好,光2日就完成700公尺的土堤建置,第一階段3公尺土堤預計3日可以完工。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則說,第一階段土堤完成後,就會有一定的保護力,屆時除非遇上豪雨,在正常水量下,水流不會再進入光復鄉。
林元鵬指出,臨時土堤總共有3道保護層,分別是最前方的混凝土鼎塊,中間的太空包及後方的土堤,考量到土堤防水性需加強,第二階段工程除了會將土堤再加高2公尺外,也會在土堤前方增設鋼網、噴凝土加強防水效果,預計11日可以完成。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最新資料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的水位高度為1020.4公尺,面積為12.6公頃維持不變,蓄水量為590萬噸,原來量體的6.4%,壩頂自溢流破壞後水位高度已下降118.6公尺,蓄水量持續減少。
傷亡部分,截至3日下午5點,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總共造成18人死亡、6人失聯及157人受傷,傷者目前仍有34人住院、1人在急診室留院觀察,122人已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