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賣不完怎麼辦?回收流向曝光。(圖/Pexels)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中秋節剛結束,因月餅屬於季節性商品,就算各大商家祭出促銷手段,每年仍有不少滯銷庫存。知情人士透露,這些賣不完的月餅最終去向多樣,除了作為員工福利外,也可能流入臨期商品市場,甚至成為飼料加工原料。
根據陸媒《深藍財經》報導,北京一間連鎖超市員工指出,中秋當天只營業半天,未售出的月餅隔天就必須退回廠商。即使節日當天推出「買一送一」等優惠,仍難以全數清空庫存。
河南某月餅工廠則透露,若節慶過後仍有剩餘產品,會以原價三折甚至更低批給附近超市,讓業者以「清倉特賣」方式處理;部分企業乾脆發給員工當福利,減少浪費。
此外,近年興起的「臨期月餅市場」也成為出路之一。河北一位中盤商表示,接近保質期但仍可食用的月餅,每噸收購價約1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400元),仍具一定轉售空間。
至於完全滯銷的月餅,部分會被賣給飼料廠,每噸約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100元),經過加工後成為動物飼料原料,成為「食物循環利用」的一環。
對於已過期的產品,中國央視指出,依法須由主管單位集中回收並進行「染色、毀形」處理,避免再流入市面或被用於再製食品。
不過,網路上也流傳有廠商「回收再利用」的傳聞,有人爆料部分月餅會被粉碎後當作次年新餅的餡料,「今年吃的是去年的餡,明年吃今年的餡」,引起不少民眾對食品安全的疑慮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