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兆麟、趙蔡州/花蓮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21日清晨再次發生邊坡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21日晚間表示,新產生的堰塞湖晚間9點多疑似已溢流,泥水約在9點30分左右抵達馬太鞍溪橋,馬太鞍溪橋便道疑似被泥水淹沒損毀,詳細情況待22日上午空拍後才能確定。
花蓮分署指出,馬太鞍溪下游21日晚間9點10分觀測到水位增加,泥水並於晚間9點30分許抵達馬太鞍溪橋便道處,因此研判是上游堰塞湖發生溢流,但詳細溢流時間無法確定。由於公路局晚間7點30分已對便道進行道路管制,禁止車輛進入,因此泥水抵達便道時,現場並無人車通行。
針對馬太鞍溪橋便道疑被沖毀一事,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21日表示,臨時便道並無沖毀情形,溢流約在晚間9點開始,水於晚間10點淹過便道路面,直到晚間10點45分就降到便道以下,且溢流皆保留在疏濬的水道,兩側堤防安然無恙,目前便道上略有積土及樹木殘枝,紐澤西護欄也有部分走位情形,交通部公路局將儘速進行整理,並於評估儘速開放通車。
▲馬太鞍溪便道水位退去後的場景。(圖/記者鄭毓齡翻攝)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晚間9時多溢流,泥水晚間9點30分左右抵達馬太鞍溪橋便道處。(圖/記者王兆麟翻攝)
▲溢流的堰塞湖水抵達馬太鞍溪橋便道。(圖/記者王兆麟翻攝/下同)
在 Threads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