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傳出疑似非洲豬瘟病例,農業部昨(22)日緊急宣布,自中午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非洲豬瘟本來就是早晚的事,且傳統豬瘟跟非洲豬瘟傳染方式類似,可能再次爆發傳統豬瘟,不過傳統豬瘟有疫苗,但非洲豬瘟沒有。
▲台灣出現非洲豬瘟疑似病例。(示意圖/CFP)
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非洲豬瘟早在1920年代就出現於非洲,直到2018年亞洲才出現第一起案例,也就是中國大陸,接著東南亞快速淪陷,雖然海洋可以阻隔豬瘟傳播,但病毒能在豬肉中長期存活,只要防疫出現破口,就會傳到境內,他直言「非洲豬瘟傳入台灣,本來就是遲早的事。」
沈政男也提到,傳統豬瘟傳播方式與非洲豬瘟類似,未來可能再次爆發傳統豬瘟,「因為日本就是如此。」當年台灣靠著打疫苗禁絕疫情,但非洲豬瘟沒有疫苗,因為病毒基因變異比較多,研發較困難。
針對外界普遍認為「廚餘餵豬」是非洲豬瘟最主要傳播管道,沈政男認為,經過高溫加熱等處理後的廚餘,感染風險已大幅降低,且若全面禁止廚餘餵豬,剩食只能焚化處理,反而加重空氣污染問題。
「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就能完全清除非洲豬瘟嗎?恐怕是一個大問號」,沈政男表示,豬跟人的生活相當密切,病毒即使不經由廚餘散播,也可能有其他管道,比如廚餘餵食貓狗等。最後他坦言,對抗非洲豬瘟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