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昨天23日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文件中提及「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引起外界關注具體方向與政策意涵。針對十五五涉台工作「統一進程」是否意味只是政治層面,或著重經濟、社會、民意層面累積條件,再尋求政治解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今(24日)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提問回應,「中國決策層對兩岸統一有自己的藍圖與設想」,沒有台獨就沒有武統,並強調未來五年兩岸和平發展進程「只會越來越近」,十五五規劃工作也考驗兩岸智慧。
中國記協今天在北京舉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開發二十屆四中全會後的中國發展與世界形勢」座談會,邀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解讀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公報中反映了「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間中國發展的關鍵方向與戰略意圖。
王文首先指出,從學者角度觀察,兩岸統一的秩序安排將取決於「兩岸文明與實際情況的需要」。他強調,中央已多次表態,統一後「將確保台灣民眾的福祉不會下降」,反而能「減少不必要的軍費與外交內耗」,並在文化與生活層面「充分尊重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傳統」。
王文也強調,「中國大陸不會貿然是用武力去來實現統一的,只會手足相殘、生靈塗炭,『仇者快、親者痛』,俄烏衝突就已經告訴我們這樣的現象。」
他指出,「沒有台獨就沒有武統,武統針對的是台獨分子,不是台灣老百姓」。王文強調,當前的統一進程是「最大限度以和平手段推進」,「十五五」規劃將考驗兩岸的智慧與耐心。
王文說,兩岸軍事處在不平衡狀態,「曾有人問如果要武力解決,台灣可以抵擋多久? 」接著他比出5根手指,表示不是五個月、五天、五小時,之後倒數五、四、三、二、一,強調就是這個實力與自信。
針對外界關切「推進統一」是否會影響區域穩定?王文認為兩者「並非線性關係」,統一不等於區域動盪。他指出,大陸已具備強大的「區域反介入能力」,任何外部力量「包括美國在內,都無法阻止兩岸統一的歷史進程」。
他同時提到,美國近來對台政策態度已有「降溫」跡象,「川普近月的表態顯示,華府對台灣問題的興趣在減弱」。他並預期隨著近期中美元首將在韓國會見,戰略對抗有望轉向「共存」,這將為台海局勢帶來更多穩定空間。
王文最後指出,兩岸現狀「不可能長期維持」,舉例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也在一個中國的立場上更加的堅定,加上「十五五」規劃發展進程,大陸方面只會更加提升,種種跡象已經在證明兩岸統一的時間越來越近。
